老家的老房子是很有特色的,大都是干打垒或者土坯房,统称泥草房。都是就地取材,采用当地黑土层20多公分以下的黄土为基本原材料。所谓的干打垒就是在规划好的地基上用木板做成模板,里面一层层的装上刚从黄土坑拉来的湿度相当的黄土,一层一层的用土夯夯实,直到达到一定高度,上房盖做保温防水,房子的主体就基本完工。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土坯房,立秋后,屯子里的人都挂锄农闲的时候,左邻右舍的劳力一起在黄土坑就地取土,在大坑沿上脱大土坯。
土坯是黄土用麦秸混合和泥,然后用一种木质的标准模具,当地俗称坯模子,坯模子先用水浸湿,里面装上醒好的大洋紐泥,一块块的用拳头压实抚平倒出。这个活在东北是一项最累的劳动了,二人转里唱的四大累之一,和大泥脱大坯就是这活。盖两间土坯房用的土坯,就是屯里的10来个大老爷们也得干两天。脱完的土坯整齐的一列列排在大坑沿上。傍晚时分,往往会有不太懂事的娃娃,来黄土坑里找回自家的鸭鹅,当他自以为像将军一样指挥他的这些“士兵”回家的时候,看到刚刚脱完整齐排列的土坯时,那两只欠欠的小脚丫不由自主的就踩了上去,早上脱好的稍微有点硬实定型了,湿的呼的软软的,挺得劲儿,不知不觉的就轻轻的留下了孩子天真的小脚印,鸭子鹅子走过留下的就像一片片树叶儿一样。当他指挥着这些“士兵”一个个的往前走,他的脚下却越走越黏糊了,走到刚刚脱完不久的土坯上,会一脚陷进去不能自拔了,小家伙慌乱的拔腿就要跑,一个不小心,“啪叽”重重的摔在刚刚脱完的大坯上,毁坏了好几块汉子们的劳动成果。回到家里老娘看到这事,确定这家伙淘气了,会赶紧的脱下衣服大骂一顿,告诉他以后不要这样淘气了,绕着点走。也会严肃的告诉孩子,要是脱坯的你二大伯知道了非得把你屁股打开花不可。这样其实也是在警告孩子以后别做这样的事了。其实孩子还小,也不是有意的,只是感觉好奇而已。第二天当大家在再来干活的时候,他二大伯看到这个情形会生气的嘟囔几句后继续干活了。土坯晒干后码垛,一般都是今年秋天准备好这些材料,次年开春用这些大坯垒起房子的框架,秋后落成,也有当年脱坯当年落成的,但是通常不会当年入住的。
老家的房子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房顶儿,平顶的。房子山墙都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但是这房盖可是有讲究的,绝对是能看出这户人家的经济实力来的,有些人家条件好的用的梁柁檩木绝对是够粗够用的,不会含糊的。不但是间边墙用梁柁,各个山墙上也会放上梁柁,而且用足够的柱脚支撑起,说实在的就是这座的房子的土墙倒了,这个房子的架子也不会倒。如果条件不好的,也会因地制宜的节约选用其他的材料。
房顶的保温有条件的,东家会请来“扒匠”用这里最好的苇子用编炕席的方式,将其编织成花型,此地俗称:编扒。这户人家来客在屋里直接看到棚顶板板整整,客人会赞不绝口,东家脸面有光。稍微差一点的就只将苇子打成苇帘子铺上做保温,还有最不好的就是用当地的高粱秸铺在上面,这种的保温稍微差一些,感官也不好。然后在铺上黄土,最后去碱沟拉回上好的碱土与麦秸混合,和成大洋紐泥,把整个房顶厚厚的抹上两遍作为防水,这样的房顶只有我们有盐碱地的地方才有,而且保温防水透气。
老家有个习俗,盖房搭屋和娶媳妇是一样的,都不是一家办的事,当一家盖房子的时候,基本上全屯子的男女老少都会赶来帮忙,大家都懂的礼尚往来这个道理,还有直近的亲属也会从外村赶来帮忙。老家盖房子是一项最重的体力活,由于人多大家在乐乐呵呵中就把活干了。分工也很明确,有的去采买伙食,东家盖房子伙食可差不了,好吃的不说还要有好喝的,啤酒白酒香烟饮料都不能少。女人们大多都是做饭,也有打苇帘这活女人能伸上手的。再就是拉土和泥的,因为盖老家这房子主要的就是泥水活。盖房子最核心人物木匠师傅是绝对不能少的,从开基放线再到上梁砍房架子,全都得看木匠师傅这水平了。盖房子尤其是上梁最有仪式感,房子最正中的这个檩条叫脊檩,也就是核心,从地上请到房梁的时候会在这个檩条的中间,拴上用红线穿在一起的铜钱、斧头、大葱、大鱼等物,木匠师傅主持开基和上梁的时候会念念有词,并分别放鞭以示庆贺吉祥。
老家的房子每年春秋都是要保养的,春天开化了,要去碱沟拉碱土混合洋钮和大泥给房顶重新做一次防水,这样好安全过夏。秋天要去黄土坑拉黄土,混合麦余子做洋钮给房墙重新抹一遍大泥,也就是给房子在穿一件衣服,因为经过一年的冲刷原有的墙皮会脱落很多,另外也是给房子重新做一次保温。
这就是老家的房子,冬暖夏凉,而且防潮透气。这里留下过我的欢乐与难忘的回忆:土坯大炕热乎乎,炕头上抱窝母鸡叨过我,炕席底下偷过妈妈的几分钱、炕上火盆里烧土豆 、睡在吊在房梁上悠车里的小人儿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今天的我.........
古老的黑土地,难忘的那些事,一桩桩一件件听我下次继续道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