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悦目娱心风语之声
朴拙之美、圆满之道

朴拙之美、圆满之道

作者: 布衣暖暖 | 来源:发表于2024-01-12 23:30 被阅读0次

    ——北京UAC艺术中心观弘一书法艺术展

    弘一法师

    提到弘一法师,我首先想到的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是他根据日本词作者犬童球溪的《旅愁》改编而成的。那时的他,名字还是李叔同。

    李叔同生于1880年,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精通诗词歌赋,被世人称为艺术奇才。青年时代前往日本学习西画,引入西方绘画、音乐、话剧等,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1942年圆寂,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后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出家之后,弘一大师专心研习书法,风格自成一派,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鲁迅先生曾如此评价其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弘一大师以书法缘结大众,朱光潜说他“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影响深远,堪称“文艺以人传”的典范。

    此次展览是近年来弘一法师书法作品规模较大的一次展览,其中部分作品为首次亮相,另外也展出血书、信札等珍贵物品,全方位展现艺术家的人生与创作,也让我们通过其存世的翰墨珍宝得以一睹大师精神。在展陈的设计与布置上通过多样的搭建形式营造出良好的观展氛围,为观众带来沉浸观展体验。

    入门所见 楷书四言联

    养浩然气,招自由魂

    (这件作品是李叔同较早的一件书法作品,创作于1905年,时年26岁,这幅字就写于他东渡日本留学之前。)

    楷书四屏《桐荫论画》

    (这幅四条屏是弘一法师在俗时的作品。

    弘一在俗时书法以学习古人为主,积累了深厚的摹古能力,写大字多用北碑体式,这套四屏就以魏碑体写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纵观全篇,可看到用笔圆润有筋力,整体字形偏长,笔画中段丰厚,转折处或方或圆,驾轻就熟。波磔和横划带有隶书笔意,用笔圆润是汲取了篆书的营养。其转折处的处理圆转或方折,可见帖学基础十分扎实。弘一法师此时的魏碑体,已经不同于传统魏碑体笔画的方笔斩截、笔画折处重顿方勒、锋芒毕露的风格,用笔更倾向于较随意的起收而极重视整体的厚重感,线条方圆浑融、厚重坚实,结体则开阖跌宕,自成面貌。)

    篆书“南无阿弥陀佛” 行书五言联

    (入一切智藏,度无量众生

    这件作品是大师手书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集句)

    行书《华严经》句

    (释文: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行书五言诗

    释文: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血書「南無阿彌陀佛」

    (此件作品是弘一法师作品中非常難得的一件血書。以血冥经是高僧的一種修行方式。题識「勝臂」體现大師承受眾生雕苦的慈悲心情,也是弘一以身體力行方式完成修行的見誰。)

    弘一法师的裁纸刀

    弘一法师,一个深沉的禅者和艺术家,以他的智慧,引领我们踏上一段精神之旅。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了简单生活的深度,体验到内心的宁静。这是一次沉思的时刻,一个与佛法和自然交融的机会。在UAC艺术中心,享受一场启发灵魂的艺术之行,从中探索朴拙之美、圆满之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朴拙之美、圆满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rf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