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当事人基本情况:
企业主,女.58。与丈夫在17年前,各自从自己的原来的家庭离婚,重新组建新家。当时这个事情在当地轰动一时,两人相互约定各自对对方负责,好好把日子过好,免得别人笑话。
成长过程中家庭条件优越,排行老五,最小,深受家人宠爱。任性,追求完美。
当事人主诉:
五年前,丈夫与有夫之妇有染。因为男士已经回归家庭,外面的女人不甘心。年前外面的女人打电话问他家要二十万,说他丈夫借了她一笔钱,需要他还。来访者一下子就判断不可能,因为他们家这些年从来不缺钱流动资金几千万。在来访者的一再追问下,丈夫坦承了与那个女人有染的事情。开始时他和丈夫说你告诉我,我不追究这个事情,但是当丈夫全盘突出之后,现在来访者纠结其中,夜不能寐,一想到这个事情就和丈夫急。情绪崩溃暴躁,甚至捶打丈夫。丈夫对他表达了很深很深的歉意,愧疚,保证,来访者都无法原谅。当时来的时候已经有一个来月来访者基金崩溃,期望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能够想起这个事情心里不再那么难受,夜里能睡着。
你的咨询思路或处置方法是什么:
1.在人本基础上,倾听、共情、积极关注。让他充分宣泄,在叙述的过程当中给予正向的关注,引导他思考之前,在她人生经历中,
2.对她这段时间的情绪反应以及失眠状况正常化。肯定她的一些行为,为了照顾丈夫的面子,这个事情发生后没有对任何家人说起,双方的家人都不知晓。问她何以能这样做,这样做的动机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是什么?
3.来访者固守自己的信念。引导她全面思考。如何评价自己和如何看待先生。做认知的调整。
4.事情总具有两面性,引导她将此问题重新架构成为一个成长的机会,成为他们婚姻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个事情是在她发现之前丈夫就已经回归,问她这足以说明什么。自从她知晓这个事情后,丈夫对她所有的一些言行,她又是如何来评价?
你有哪些需要澄清的问题?
1.来访者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他追求完美固执偏执的这样一些个性特征,在所引导的一些认知调整方面,来访者表示道理都懂,但是就是自己做不到咨询师感到有无力感。如何破?
2.来访者自从事情知道之后,虽然夜不能寐,想起来就很愤怒焦虑,甚至捶打丈夫,但是一日三餐依然,可以去烧好照顾老人及家人,包括她的小叔子、公公婆婆,也没有把这样的事情告诉身边的家人朋友,对此咨询师问她是基于什么你能做到这样,这让我也很钦佩。如果17年前你们非常好的状态是10分的话,那么现在你对丈夫的爱还有几分?但咨询师问他这个问题的时候,她想了又想,她无法打出这个分数,她觉得她对丈夫没有爱了,只有恨。幻想,如果这个事情没有发生该有多好。虽然咨询师很困惑,如果没有爱,为什么又能为丈夫做那么多的事情呢?是因为目前来访者处于情绪当中,无法理性思考?
3.一直想给她做一个scl-90心理健康状况的量表评估,因为疫情的缘故,采用的是网络咨询,没有做。觉得这个情绪类的问题,还是需要去做一个评估。建议她如果实在睡不着,建议去医院心里门诊看一下的。对吗?
案例1督导
一、解读(基于现有信息)
表面:如何收拾心情,改善失眠状态?
实则:婚姻咨询(婚姻的冲突)
重组家庭(当年遭遇了很多议论和阻碍,共同生活的决心)
五年前 丈夫出轨(冲击性事件) 无法放下,原谅丈夫,出现一些身心症状,如失眠(失眠是表象,实则是婚姻的冲突);
1.让丈夫参与到婚姻咨询中,仪式性的道歉;
咨询师主持下,夫妻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帮助夫妻双方表达情绪和意愿,彼此对对方和婚姻的期待,双方取得共识,继续将婚姻生活进行下去。
2.帮助来访者看见自己对婚姻的期望;如何看待目前婚姻出现的问题;
透过婚姻的危机,是婚姻的重新建设,个人崭新的成长,在之后的人生中加固婚姻;
3. 帮助当事人重新认识自我
不原谅-婚姻的期望-对目前婚姻的看法-战胜自己-继续建设婚姻生活
二、咨询师要注意的:
1.看见失眠表象背后的婚姻冲突,不要止于失眠症状;
2.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离或不离 是来访者的选择;
3.不要对来访者说yes or no;
4.咨询师不要过分的好奇,随便挖来访者的隐私;
5.不要指望一次咨询解决所有问题,对咨询目标有比较现实的认识;
案例4:
当事人基本情况:
1.来访者,32岁,初中文化。
由于小时候长期被父亲虐打和粗暴对待,婚前精神抑郁焦虑并伴有惊恐,人际关系差,婚后有一四岁男孩。
2. 父亲由于自己成长环境极其恶劣,从不会有感情流露,虽然暗中在帮女儿,安排丈夫在自己公司上班,父亲虽然送给她一套房子;
父女为防止丈夫花心,所挣的钱全部都让女儿把控着,丈夫要钱需要伸手向妻子索要,夫妻关系一直不好;
来访者和丈夫一家人的关系都很差。什么也干不了,爱出去旅游,但旅游时发作惊恐,害怕周围有坏人、晚上睡觉惊恐不能入睡,中断行程回家,家人带她到医院精神科抓药后来到了我的工作室。
3.丈夫对家庭、对妻子开始还可以,但是由于感觉被控制,逐渐失去热情和兴趣,碍于经济实力不足,目前没有明显的让妻子不满的婚外行为,但是妻子说暗中有但他不承认,对于妻子虽然不乐意行动上还配合去抓药和咨询;
我给他做了有十二次左右咨询,那个时候丈夫对她还不错,咨询效果明显,结束后在家带孩子,吃药情况下生活平稳没问题,虽中断咨询半年多。
4.但是疫情期间都在家里,妻子在家没法出去散心,憋闷难受痛苦泛滥,想寻求丈夫安慰,丈夫在家每天玩手机,对孩子和妻子不搭理,你的咨询思路或处置方法是什么:
协调夫妻关系。
首先让妻子看到丈夫对家庭的付出、看到丈夫伸手要钱的自尊心受挫和难堪;理解丈夫内心没强大到你要求的地步;鼓励儿子多接触爸爸,并在儿子面前多赞美爸爸,使父子关系融洽,有利于家庭和谐;
其次,正面接触丈夫,让她看到妻子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满足,如果不能满足起码不能去伤害她。但是交谈一次后他说自己做不到,拒绝配合。
你有哪些需要澄清的问题?
1. 来访者对咨询师虽然信任,但是咨询师知道,万一有一天他丈夫和她离婚,离开岳父公司并到外地打工离开这个家,这个女子真的自杀、崩溃怎么办?如何防范?
2.她的儿子在这样家庭环境中,会不会滞后到青春期出现心理问题?咨询师需要承担哪些防范责任?
3.这个案例中,咨询师需要防范的风险是什么?
4.咨询师是否需要考虑怎样能更好的帮助到她的孩子?
案例4督导:
1.问题的核心:为什么夫妻关系不好?
丈夫无经济自主权,经济上依赖—弱势的存在,经济上不平等-人格上不平等;
看见女儿依赖的需求;
2.咨询目标
婚姻咨询:夫妻双方进入到咨询中
帮助来访者自我成长(发展自信自尊),合格的妻子、母亲(从暴虐父亲恐惧中的小女孩成为女性);
丈夫的自我认识,建立自信自尊;作为父亲的担当;
夫妻双方发展成相互平等、尊重的关系;
3.咨询师要做的:
(1)实则:帮助两个处于弱势的丈夫和妻子成长起来,发展自信自尊;
(2)从小目标入手(让双方对家多释放一些爱和热情、相互的理解):
妻子——如何更尊重丈夫,让丈夫感受更多的温暖
丈夫——对妻子更多一些关心和爱
(3)咨询师警惕成为来访者完全依赖的对象;咨询师的自我定位(对人格的尊重,就事论事)
案例2:
当事人基本情况:
23岁,女,住在家里。对自己的自我要求较高,接纳度较低。父母感情良好,和她的关系也良好。父亲易焦虑,担忧,关注她过多,给她很大压力。
当事人主诉:
她说她在正常生活的时候,总会想到一些片段,是她的过去的一些时间点。这种闪回出现后她就无法继续手头的事情,心情郁闷焦躁、胸闷等等。摆脱不了。大概两三天就会出现一次。
你的咨询思路或处置方法是什么:
开始希望她描述那些事件,来分析开导她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的这段过去。可是她本人其实想的很清楚,并还是不能释怀。而且那些片段很多,并不只是一个事件,给她的感觉就是随机的,甚至有一些她本来已经忘了。她也复述不清,也可能不想说。目前无办法。
案例2督导:
目前的信息不够,来访者是否还未建立起对咨询师的信任?
她过去发生了什么?
症状发生的频率是否需要去精神科就诊;
1.建立更好的信任关系
重申隐私保密,甚至是父母;
更清楚什么是咨询;
更多的自我暴露
2.分析她为什么总想起过去的片段
父亲对哪方面的关注过多?
过去的什么事情?
她的生活场景等信息太少
看见来访者的现状和困难所在
慎用“闪回”这个词,创伤性记忆的闪回,PTSD;
咨询师要做的:
来访者的信息太少,无法确定咨询目标;
建立安全、信任的咨访关系;
对人口学信息有更多的了解,不要臆测,实事求是;
咨询师永远不断的在修炼;自我学习,向来访者学习
和来访者在互动中达成共识;引导来访者认识自我;
人性不是虚的,是活生生的人坐在你的面前。
贺老师总结:
1.督导是帮助咨询师解决问题的;
2.咨询师的自我觉察
(1)不要过度的延伸咨询目标;
(2)不要太好奇;
3.多维的角度
微笑主义整合心理学督导不太关注具体的技术,更多的探索可能性;
为咨询师提供更多维的视角;
帮助咨询师成长;
4.咨询师的自我定位
咨询师不能太急
5.面对婚姻问题
“不幸的家庭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自的幸福”
——离婚“七步曲”
尖刻的开始
四大杀手轮番登场:指责轻蔑防卫冷漠
淹没感
生理反应
尝试修复
糟糕的回忆
末日来临
拉开时间和空间,看见关系!
来源:微笑主义公益案例教学答疑平台(3月2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