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馬手记

作者: 石城石翁 | 来源:发表于2020-10-13 07:55 被阅读0次

                      (四十)

        昨晚看了一个视频,一位当年插队在蒙古草原的北京女知青,后来嫁给了一位蒙古青年,于是放弃了回城的机会,成了一位名符其实的牧民。

        被采访的女知青,黝黑而略嫌苍老。她依然说着标准的普通话,回忆了这几十年来,在蒙古包里的酸甜苦辣。当年让她决定留在草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北京的父母,没能给她什么家的温馨。而草原的壮美,牧民的善良纯朴,让她产生了留下来的念头。

        终于她嫁给了一蒙古青年。当知青姐妹们,一个接一个返城的时候,她却留在草原上生儿育女。

        在集体经济的时候,牧民们家家户户的状况都差不多。大家都处在一种其乐融融的状态。然而,当经济大潮之风吹到草原的时候,一向安贫乐道的女知青,一夜之间发现自己的家庭跌入到极度的贫困之中。以前那些和蔼可亲,现在忽然富裕起来的牧民,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她。这些牧民的心里,多半在这样想:“这城里人,到底不行。”

        万般无耐之下,女知青给当年最好的一位知青姐妹写了一封信,想借五千元钱度过难关。让女知青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插队的这些中学战友,很快就将钱款汇了过来,并且是以捐款的方式给她的。这笔钱对她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

        采访的最后,女知青还是表示出一些遗憾。譬如,她的儿女,几乎不会汉语。尤其是女儿,完全是一个道地的牧民了。

        看完这个视频,我颇有些感触。因为,我十二岁下农村,跟农家孩子一道钓魚摸虾,初中的同学也都是道地农家子弟。但我自始自终,身心都没能蜕变成一个真正的农民。现在想来,是因为先进的城市工业文明,是不太容易被落后的农耕文明同化的。

        正象当年成吉思汉,虽然让蒙古铁骑横扫了欧亚大陆。但因为缺少文化底蕴,并没留下什么痕迹。最后还是回到了它们狭隘的草原。

        但文化发达的英国人,伴随着它们的侵略扩张,却将文明种子撒向了全世界。

        改革开放四十年,和这位女知青岁月个人经历,再次证明,先进的工业文明,终究是要取代落后的农耕文明,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2020.10.13

       

相关文章

  • 石馬手记

    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天,女儿就安排我们,去了距南京三小时车程的安徽泾县月亮湾小游。 虽然年轻时,我也去...

  • 石馬手记

    (三十三) 我以为,基因是一种很顽固的东西,无论是家庭的,还是民族的,甚至全人类的,基...

  • 石馬手记

    (三十四) 位于南京浦口老山西南山脚下的汤泉,水质透明,水温常年保持在35~47度之间,...

  • 石馬手记

    (三十七)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囊括了文学、音乐、摄影、表演等诸多门类。因此,一部...

  • 石馬手记

    (三十八) 季节的变化,总是在悄悄地进行中。譬如,我每天四点半左右起床,两个月前的夏季...

  • 石馬手记

    (三十九) 今晨四点不到,爱猫就开始闹我。喝好早茶,现在也才五点。于是回到房间,靠在...

  • 石馬手记

    (四十一) 之前在我的手记中,我曾经阐述过,理想的人类社会,必须实现两大目标:一是...

  • 石馬手记

    (四十二) 今天央视某个新间频道,播放了近期世界天文科学家们,捕捉到的遥远的太空一精...

  • 石馬手记

    (三十五) 今天,因为要体检,早晨必须空腹。所以,昨晚来姐姐住了一晚。我落户的社区的定点...

  • 石馬手记

    (四十二) 今天,看了“苹果”电脑的创始人,乔布斯的传记片。 天才常常是特立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馬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vm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