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人类畏葸不已,并因这种畏葸而颤栗。
t01003003103abac464.jpg**太宰治是日本文学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一生命运多舛,或是精神困扰,或是追求艺术,一生自杀四次未遂,于39岁第五次自杀身亡,《人间失格》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很具有研究价值。 **
许多人读小说,是因为它能传授你某些经验、某些道理,给迷失在茫茫大海的你充当指引道路的灯塔;而有些像《人间失格》这样备受争议的小说,似乎什么意义都没有,它存在的意义,好像是让读者去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给人们的究竟是什么。
第一次读《人间失格》,是高中的时候。草草翻完,我读不懂太宰治的艺术,大概是因为我是一个阳光正直的人(ˇ^ˇ)。
**后来经历的多了,经常回忆起太宰治那张忧郁而又帅气的脸庞,我忍不住又翻了一遍......
**
仔细打量的话,也许会从这个英俊的学生身上找到某种近似于怪诞的可怕东西,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过如此怪异的英俊青年。 20130626123407-828276155.jpg
即使是“死相”,也应该再多一些表情或是印象吧?我还没有看见过像他那样不可思议的脸。
这是太宰治对自己的评价,他出生于一个富贵人家,没有经历过什么穷困潦倒或是战争别离,究竟为什么会将颓废发挥到极致?
太宰治以第三人称写这本自传小说,叶藏(太宰治)天生就是一个敏感而忧郁的人,他从来没有把身边的任何人当成符合各自身份的人而看待。他没有把父亲当成父亲,没有把大哥当成大哥,没有把竹一、堀木正雄当成朋友,也没有把任何爱慕他、和他发生关系的女人当成爱人。甚至,他也从没有把良子当成自己的妻子。他对人性的丑陋有着极大的恐惧感,他像是站在遥远的世界观看自己的生活,极具讽刺却没有悲伤与自怜。
他痛却无知。他不知痛源何在,病源何在。他无法理解自己,也无人能够理解他。他只能痛。
他分不清楚身边所有人的社会角色,失去了社会定位的坐标系,最后他失去对自己的判断,沉溺酒色和吗啡,放任自己堕落,以最后一丝残存的为人的清醒判断自己“丧失为人的资格”。
每个人内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世界的看法,它本应该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却因为社会或环境的压制是我们不敢表达出来,只能唯唯诺诺将它藏在心中。
太宰治无赖的把自己内心中的颓废和对生活的无望以《人间失格》表达给世人。这本小说不励志,也不能让人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喜欢它,是因为似乎每个字,都有一种颓废美,有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某种与之共鸣的东西。
“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这是《人间失格》最后的一段话话。
读完第二遍《人间失格》,想到那么差劲的我是一个人,真抱歉啊,我这样的人还活着,真抱歉啊,可是啊,活着的感觉,真他妈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