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新课标就是一个热门话题,在课标已出,教材未到的阶段里,小学数学一线教师如何定位、定标,成了关键难题。为了深化课改,提升教师认识,10月9日晚,温州市小学数学名师第22期公益讲座活动在钉钉群上进行多群联播,本次研讨活动以《“老教材”VS“新理念”——第一学段教材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为主题,论坛由瑞安市陶山镇中心小学的周笑跃老师主讲。周老师主要从标新如何立异,更新如何迭代,老课如何新上,这三个大方向来讲述。
一、对“标”:“标新”如何“立异”
周老师第一版块的内容,是对新课标与老课标各领域主题的不同有了深刻的认,明晰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主题的每一学段,分别多了什么,少了什么。周老师以表格式呈现,标出新旧不同之部分,非常明确的让人看清,同一领域究竟有了怎样的变化。虽然,我们现在使用的还是旧版书籍,但通过这样的对比,脑海能形成新教材的版块大纲,对我们后续接触新教材,奠定扎实的基础。如特别是在综合与实践这块,课标2011年版并没有概括性的表达,而2022年版课标则说明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第一、二、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
质量评价是2022版课标新加入的模块,周老师在分析质量定向时,向大家引入了黎婉婷、李祖祥两位老师的新旧课标对比文章中的,知识深度计算公式,将新旧课标的广度、深度进行了数据化的对比。比如综合与实践领域广度从2011版本的4到2022版本的114,深度从2011版加权分数1.5增加到了2022版的2.24。综合和实践这一领域明显走向了更深更宽的方向。这也提醒我们老师在拿到教材后,对这块需要做出大量的研究学习,做更充足的准备,和学生一起面对新教材。
二、依“标”——“更新”如何“迭代”
根据周老师的统计,在2022版新课标中,整体、关联这两个名词分别出现了32次和22次,显然出现频率是非常高。这也侧面说明着,大单元大视角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清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单元与单元之间背后的关联,追寻最本质的相同之处。
在这一版块中,周老师出示了许卫兵老师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全境图。在这图示中,约有170左右的知识块,展现数学知识点与知识点整体关联。看到这个图示给人强大的冲击感,像这样能够把小学阶段所有数学内容都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做出来,是真的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如十进制这一版块,从一年级认识10以内的数,到认识万以内的数,以及后续的认识,逐层向高位扩展。这就帮助我们打破原有的界限,建构出更全面的版块之间关联的认知网状图。教师就是需要在知识方面多层面建构,对所教年级的教材有了全景的把握,才能一图在手,纵领全局。
三、落“标”——“老课”如何“新上”
如何在老教材上落定新课标,周老师例举了四大领域的案例解读。周老师先进行课标解读,分析其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数学提示中的关键部分,找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所在,最后才进行课例分析。
例如在“统计与概率”的《数据分类》一课,根据课标解读,关键问题是要经历依据事物特征制订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如何在动手活动中感悟分类的价值,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通过分纽扣的操作,一次又一次分类,不断让学生感悟分类标准不同的结果不同,以及增加一颗纽扣,可能形成新的分类标准的意识,最终识别事物的共性与区别的,初步形成数据意识。
通过本次学习,深刻了解了新课标架构,明确了把握教材的整体意识,产生了用心研究的想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努力通过研修,做一个会看、回想、会说的教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