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与舌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的故事,商容教于老子,老子授于孔子,孔子传于后世,放眼今日,我们应用现世思维去辩证理解。
千百年后,舌头随尸体腐烂融于泥土,化为虚无,牙齿,变为化石,由此见,历史所证的不是圆滑之人,而是化己为利剑刻于顽石之人。
化石终是死物,人亦因活在当下,当世无名,终是可怜,如“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以色彩为火代上帝洗净生命的梵高,变形荒诞,被障碍撕碎的卡夫卡,虽是璀璨,终是悲悯。
人口中之舌,之所以长存,是牙与舌的合作关系,且为同源,用于社交,确定己身牙舌之定位,舌头再长久,终究会被异齿所断,你是牙齿,与舌头合作,不可软,只可硬,你是舌,与牙齿合作,只可软不可硬,你是牙齿,该断他人之舌时,切不可心软,你是舌头,就该在潜移默化中消灭异齿。
社会没有以同源为本的合作,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更是难以出现,古人之学不可套用,反复推敲,淬火精炼,才可用于现世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