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大恩上师阿知仁波切自 2003 年汉地弘法以来,传了很多甚深密法。但弟子们在得法后实修的不多,或者是实修时缺少基本的禅修基础以致效果不佳。上师经过慎重观察后,近年开始在各地带领弟子禅修。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听闻如此难得稀有的窍诀,共享法益, 愚痴弟子不揣浅陋,根据视频整理了此文字版开示记录。希望大家得之珍惜,能依法实修,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法供养上师,以不负殷殷师恩。
禅修第一日
一、三主要道
不管显宗还是密宗,说到修行,就是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性,宗喀巴大师称之为“三主要道”。
通过修四加行来修出离心。四加行,即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我们修人身难得,会让我们珍惜人身,不浪费人身。像如意宝一样的暇满人身,不仅难得而且不是恒常的,是无常的。明天怎么样,谁也没有把握。
无常修得好,就会让我们积极修法。否则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想着退休后再修,退休了又要等孩子长大、成家,如是等等,拖到临终时才发现什么也没修,这样空手而去的人特别多。
之前,藏地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他的一个弟子向上师求最殊胜的法。上师便传了无常的修法给他。他不满意,觉得上师传给他的并不是什么殊胜的法。
在他准备离开上师时,把所有东西都供养给上师,请求上师一定要传给自己最珍贵、最殊胜的法。上师握着他的手说,“我将会死的,你也将会死的。我上师传给我的就是这样一个法,我修的也就是这样一个法。你回去好好思维一下吧”。
可见修好无常法是多么的重要。因果,不管是大还是小,成熟有迟早不同,但不会有任何的错乱。因此,要断恶行善,种下解脱的因。轮回,也需要仔细研究、思考其本质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轮回中再怎么快乐,肯定不会持续很久,很快会转为痛苦,因为它本质是痛苦;
解脱的本质是快乐,解脱的路上即使有痛苦,也会很快过去,因为它的本质是快乐。思维轮回的各种过患,心里会升起厌烦心,进而生起出离心。
没有出离心的基础,修什么法也只是世间法。通过修五加行来修菩提心。五加行,即皈依、发心、金刚萨埵、供曼扎、上师瑜伽,是为了生起菩提心而修的。
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发自内心的为了报答、度化如母众生而发誓成佛,这个是愿菩提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付诸的实际行动是行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就是证悟空性。禅修就是修胜义菩提心的方法。
二、禅修次第
今天,我们的闭关禅修就开始了。什么是“禅修”呢?
“止观双运”叫禅修,也就是“寂止”和“胜观”结合起来。
“寂止”和“胜观”是一个东西的两面,本来完全是不可分的。但对我们初学者来说,需要分开来修。不然的话,寂止和胜观就分不清楚。寂止是胜观的基础,没有寂止的话,胜观是完全修不出来的。寂止,不论是显宗、密宗,或者外道都在修,因发心不同而有分别。外道,只有寂止,没有胜观,他们是为了禅悦、神通而修寂止的。而我们佛教徒是为了清晰、稳固“胜观”,最终解脱成佛而修寂止。
那什么是“寂止”呢?就是在不追究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思维当下的状态中安住。寂止又分为“有相寂止”和“无相寂止”。先修有相寂止,有相寂止修的比较扎实的时候,再修无相寂止。
心(能缘)安住的时候,有一个目标物(所缘)叫有相寂止,没有“所缘”叫无相寂止。要按照次第、程序来修。先修一至三年的有相寂止,然后再修无相寂止的话,就非常容易。无相寂止和“胜观”非常的接近,这样修比较容易修成。
禅修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现念头像瀑布一样,刹那也停不下来,这是第一个进步。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太粗大了,根本发现不了这些念头,能发现就是一个进步。
第二个阶段。坐久了,有可能发现一会儿完全停下来,一点也没有妄念了;一会儿又妄念纷飞了。静下来和打妄念两种情形的时间差不多,这是第二个进步。
第三阶段。有时候,一个小时坐在那里,一个妄念也没有;有时候一坐就妄念纷飞,完全控制不了。有时候静的时候久,有的时候打妄念的时间久,两种情形的时间非常不平衡。这是第三个进步。
第四阶段。就像风吹过浅湖一样。湖面有波浪,湖底也 会微微晃动。湖面的波动很大,湖底的波动很小。这是第四个进步。
第五个阶段。像深海一般,无论海面如何巨浪滔天,海底如如不动。这是第五个进步。
禅修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天禅修,明天就一个妄念都没有了,谁都做不到。
三、前期准备
(一)放弃九种事业
(本段与慧灯之光《寂止的修法》中的内容相同,直接引用,不赘述)
律经当中说过,禅定的头号大敌或最大违缘,就是噪音。修禅定的地方应该比较安静,最好没有任何噪音,万籁俱寂、了无声息,让人感觉像在月球上一样。
其次,在修禅之前,要放弃身、口、意三门的所有行为。按照佛经所说,就是九种事业都要放弃。
九种事业包括:
身的外事业:即上班、吃饭、做生意等日常生活中的杂事。
身的内事业:即磕头、供佛等身善业。
身的密事业:即结密宗手印。
语的外事业:即平时的言谈(所有寂止修法其间,最好能止语)。
语的内事业:即念咒、念佛等语善业。
语的密事业:即密宗气的修法。
意的外事业:即平时心里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念头。
意的内事业:即观修人身难得、死亡无常、菩提心等善法。
意的密事业:观想佛菩萨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要放下身口意的所有事业。
(二)做到三个要点
入坐的时候,有“身、语、意”三个要点。
--身体的要点就是“毗卢七法”:
1.跏趺坐(双盘)。如果无法双盘,单盘、散盘也可以,如果还无法做到,就怎么舒服怎么坐。
2.手结定印。左手放在下面,右手放在上面,左右两个拇指对好,这叫做禅定的手印,这个定印放在丹田处。
3.双臂微张。两腋下留少许空间,两小臂不要紧贴身躯。
4.下颌微收。压住颈部的两条动脉。
5.嘴自然放松地闭合。
6.舌轻抵上颚。
7.眼睛半睁半闭,目视前下方。
我们是在修心,那为什么还要用毗卢七法来坐呢?因为身心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身体有七万二千条脉,其中之根本就是三脉:左脉、中脉、右脉。中脉,身体左右来量的话, 位于中间位置,颜色为蓝色;中脉右侧有一条红色的脉,叫右脉,也可以叫血脉;中脉左面有一条白色的脉,叫左脉,也可以叫精脉。右脉、左脉为中脉的一半粗细。按照毗卢七法来坐,身体就会端正挺直,三脉就通畅,气脉通畅则妄念止息,容易安住。
--语言的要点就是排污气。
嘴闭好,用鼻子慢慢地吸气,吸到丹田。然后用鼻子从丹田猛烈地向外呼气,观想无始以来所造的所有罪业、身体的所有疾病、身体里无量的气,全部排除得干干净净。如是排三次。
--心的要点。
不追究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思维当下,非常单纯的安住在目标物上。或者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也可以集中在眉间。发现心跑了,不要判断它是好事、坏事,马上收回来。
四、上师瑜伽
在藏地,以觉囊派为期 50 天的闭关来讲,第一天,每坐 10 分钟。然后以后每天逐渐增加,直至增加到第 25 天时,一座的时长达到最大,然后再一天天慢慢地减,减到第 50天时,又回到第 10 分钟一坐。这次我们闭关时间短,但也是从 10 分钟一座开始,然后每天一座增加 5 分钟。
每座上坐后,先排污气,然后修上师瑜伽。 (本次禅修,上师未详解上师瑜伽,以下为上师以前开示内容)。
上师瑜伽,从上师相应的角度来说,有“合为一体”和“非合为一体”两种修法。开始的时候,两种修法没什么不同,最后上师融入自己的时候,有点不同。
上师瑜伽非常重要,可以称为上师瑜伽,也可以称为上师相应法,这是一回事。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上师是我们成佛的引导者,是三宝的总集,也可以说是三宝和三根本的总集。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三根本是“上师、本尊、空行”。这六个的总集就是上师,所以上师很重要。
在自己面前一臂远,自己额头往上一肘高的虚空中,观想上师在八个狮子抬着的法座上。法座上有莲花和月轮座垫,这两个是不可缺少的。狮子座代表威望和尊严,莲花座代表上师清净的戒律,月轮代表了圆满的菩提心。
月轮上观想上师。这时候,就反省自己,如果对上师信心非常的强烈,任何人都比不上上师,有这样的信心的话,
直接观想成上师的形象就可以了。如果对本尊、佛比上师更加有信心,显现上,可以观想成本尊、佛的形象,但其本体与上师无二无别。
上师的心间发出光,光中充满了八吉祥、七宝、八瑞物等各种各样的供养品,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十方诸佛菩萨非常欢喜,十方诸佛菩萨身、口、意的加持融入到光中,光又收回、融入到上师,上师变得更为庄严。然后,上师的心间
再次放光,照射到六道众生。天下一切众生所造的身、口、意的罪业统统消除、清净。光收回,融入到上师。
然后,一边祈祷,一边念上师的祈祷文和上师瑜伽仪轨。
念的时候,非常虔诚、猛烈的祈祷,祈请上师加持我,调伏我这难以调伏的心。祈祷完后,上师的心间再次放光,融入到自身。自身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悉皆消除。自己心相续的中邪见,贪、嗔、痴为主的所有不好的习气悉皆消除。上师和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融入到自身,一边观想,一边这样祈祷。
祈祷完毕,上师融入到自身的时候,有两种观想方法。
一是上师慢慢缩小,缩小到一寸大小,从自己头顶的梵穴中融入。融入后,将自己的心观想为莲花。上师坐在莲花芯中,花瓣慢慢合拢。这样观想,接下来修寂止的话,心可以安住在莲花芯中的上师身上。
还有另外一种修法是,观想上师化为光,光融入到自身,上师的身、口、意与自己的身、口、意完全合为一体,上师与自己无二无别。上师是祈祷的“所缘”,自己是祈祷者,是“能缘”。修寂止就是为了要把“所缘”和“能缘”融入
一体而修。从缘起的角度,“所缘”与“能缘”融为一体的修法更好。
五、当晚答疑
问题 1:感觉心平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呼吸或者身体存在一定的阻碍,阻碍心的平静。
师答:这是污气没有排干净的原因。排污气的时候,吸气时要缓慢,吸到丹田,然后再从丹田猛烈的呼出去。如果还是不行,就观察一下,是否只有一个鼻孔是通畅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就用手指按住畅通的鼻孔,用不畅通的鼻孔猛力的多排几次。
问题 2:感觉自己打坐就是在昏沉与掉举中滑来滑去,下午的时候感觉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会出很多汗,请问上师有没有问题?
师答:心完全静下来的时候,我们身体的七万二千条脉,或者简单来讲三脉六轮(1.顶轮,发际之上四指处;2.额轮,发际之下一指处;3.喉轮,两肩中间;4.心轮,两乳中间;5.脐轮,肚脐处;6.海底轮,肚脐下八指处。)打通的话,身体会出现热啊、出汗等现象。
问题 3:打坐时垂着眼睛,特别容易昏沉,可不可以向上看?
师答:可以。麦彭仁波切有这样一个窍诀:妄念纷飞的时候,眼睛往下看,还不行的话,头稍微低下来;如果昏沉,眼睛往上看,还是不行的话,头就稍微抬起来;状态比较好的时候,眼睛平视。
问题 4:我们 10 分钟一坐,然后中间会休息几分钟。我们是只在第一坐修一下上师瑜伽就可以了,还是每次上坐都要先修上师瑜伽?排污气是否也要每次上坐都排?
师答:按藏地的传统来讲,一天四坐,每坐开始都会修上师瑜伽,结束时回向。但现在我们坐的比较短,坐与坐之间的间隔也比较短,所以也可以不修上师瑜伽。但每坐都要排污气。
问题 5:我上午的时候是数呼吸,从 1 数到 7;下午的时候是观呼吸,感觉是比较静,排除了其他念头,但后来感觉到有点胸闷,是否有什么障碍?
师答:这不是什么障碍,是你认真数呼吸的时候,注意力太集中了,心太紧张,从而影响了身体的脉络也跟着紧张起来。你数呼吸的时候,确实是排除了其他的念头,但数数本身也是念头。数完 1,心里肯定还要升起一个 2 的念头,这不是安住。只是单纯的感觉气息的出入,而不是数数。如果还是安住不了,可以将心与呼吸一起呼出去,吸的时候心也跟着一起吸进来,并把气往下压入丹田,然后故意的停一下,心安住在丹田,与气一起停留一会儿。稍微不舒服了,再一起呼出去,如此反复。
向下文長 付予來日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行化他,无非佛道,故是行一。
此四句是颂行一。未来诸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其本誓愿,亦如过去佛一样立誓:「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如是自行化他,令凡有机会闻法的人,共同证得此一乘佛道。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