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失败一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前一段读了《孩子为何失败》,很受触动。
这本书是美国教育改革领导者,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1958年至1961年期间在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学日志。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但读完了之后你会非常惊讶地发现,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当年的美国教育问题,正在现在的中国中小学校里蔓延。
通读全书,我们会发现,约翰·霍特虽然冠以“孩子为何失败”书名,其实重点在于探讨老师为何失败或教育为何失败。
作者认为,学校不应该是是强迫学生听话做事的地方,如果只是教导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那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很多人认为,教育会使得孩子越来越聪慧。于是,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让他们去接受所谓正规的、科学的教育。
殊不知,人类生来就是智慧的,爱学习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不用把孩子“变得”聪明,我们要做的是不要把他们变笨。而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中做出一个令我们难堪的判断:学校,正是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
作者从《孩子的策略》、《恐惧与失败》、《真实的学习》、《学校的失败》、《教育的使命》五个部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认为,对待学校和老师,孩子们有自己的策略。他们为了在课堂上达到老师的要求,说出老师想要的正确答案,除了真正理解、掌握解题方法以外,还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策略——含糊地说话,察言观色,胡乱猜想,再看老师的反应,或者把问题抛回给老师。
很多孩子认为最好的答案,就是“正确”的答案,却没有学会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及如何吸取教训。
在《恐惧与失败》部分中,作者指出,孩子们在学校犯错误时会被其他学生甚至老师嘲弄,而对遭受嘲弄的恐惧对孩子有着不良的影响——足以摧毁他们的智慧和能力。
所有的孩子都渴望成功,但我们知道,成功不是永恒的,而且我们不可能永远成功。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做一件事时,不去想成功与失败,而是想努力和体会。但遗憾的是,当孩子们觉得用“正确答案”取悦大人变得很重要时,他们就只会在意成功与失败。
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即使学习不好也无所谓,但应该善于应用学到的知识,否则,纵使一个人懂得很多,但如果他不会应用,就可能是个呆子。
同时,应该教会孩子善于运用思考能力,能花时间事先仔细研究题目而后作答。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善于思考的学生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因为他们能够忍耐暂时的不明白与无知,而不善于思考的人却无法忍受,因为“害怕错误”使他们恐惧,继而导致他们的失败。
约翰·霍特在书中《真实的学习》部分,以他本人数学教学实践和对同事的教学观摩,得出几个结论:
1、孩子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他认识的真实世界没有任何关系;
2、老师可以对孩子们耳提面命,告诉他们事物的名称以及各种明细表,但不能把自己的思维结构给他,每个人的思维只能自己构造;
3、教育者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教育学生使用好“语言”这种工具,以达到思考、学习、讨论的目的,并对周遭的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学校的教学方针和老师的不正确做法,都可能使学生变成答案主义者——过于关注答案,而忽略思考、思维模式;
5、“重建孩子的智慧”的说法给孩子造成了巨大伤害,补救的办法是想办法摆脱那些把人变笨的条件,让孩子自己思考,因为最好的方法是学生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出的。
作者在书中写道:“只要他们真的希望学生能够达到真正的学习,而不在乎他们是否得高分,或者能否通过测验,数学可能会立即成为最受欢迎、最有吸引力的课程,而不是最令人讨厌、头痛的课程。数学也会变成培养实力的来源,而不是肤浅的学习;是增进思考和智慧的滋补剂,而不是摧残的力量。”
约翰·霍特认为,学生的失败、老师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学校失败。
为什么学生学不会老师教的东西呢,作者找到的答案是:因为我们在教。也就是说,我们在试图控制他们的思想。
学校和老师一般都不欣赏孩子的勇气,喜欢胆小听话的孩子,想要的就是优秀的应试者。学校就像一所监狱,学生则是一群被支配的人,他们会为了逃避以及受到长辈无止境的压力而感到挫折,从而抹杀内心中最明智和最有创造力的部分。这恰恰也很好地解释了聪明的孩子在学校里经常表现得特别笨拙的原因。
学校错误的教学对孩子智慧的影响,等同于否认了营养的食物对他们身体有正面的作用。因为这种教导使他们变得脆弱和不诚实,阻碍了他们的成长。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详细论述了教育的使命。
作者认为,所谓聪明,并不只是在某些测验中得高分,而是指一种生活态度,即一个人处于各种情况下所采取的行为模式。聪明的人,总是善于思考,具有耐心,愿意冒险,充满激情。
人类天生都是聪明的,具有学习的渴望和能力。但在长大后,这个能力却被破坏了,而最主要的破坏力正是所谓的教育——多数学校和家庭正在做的事。学校成为一个必须将大部分时间以机械方式做无聊事情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们更深陷低度运用智能的习惯,即使有意愿也无法逃脱。
约翰·霍特总结了学校教育隐伏的错误观点:
1、人类的知识大都是已经确定的部分;
2、 一个人是否被认为受过教育,完全依据他对于这种知识所吸收的程度;
3、 学校的责任就是将这种必要的知识尽量地灌输到孩子的心里。
然而,学校不应该成为强迫学生听话做事的地方,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多元化性质的地方——有智慧的、艺术的一面,也有创造性的、生动的一面——在这里,每个小孩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参与的项目,或保有不选择的意愿。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了解哪些是可行的方式,并辅导他们。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不停后背冒冷汗的过程。
我一直在自问:“我们对孩子到底做了什么?”在各种所谓现代教育理论的熏陶下,父母和老师都认为给孩子适当的压力是有必要的,也由此迫使孩子们想方设法得出每道题的正确答案,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花钱花时间去上的课外辅导班要出成绩……
不是孩子自己想要这样,而是他们需要以这些“成绩”来取悦大人,以逃避不好的评价及克服“被别人评价为失败”的恐惧。
而恰恰是这些,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真正的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