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看到一些打斗的视频,在那些视频中,有影视作品,也有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影视作品都是假的,即便是打斗的场面再激烈,也是设计出来的。但是,在那些现实场景中的打斗却是真实,那些人在打斗中所呈现出来的生猛着实让人看了心寒。
还记得当年一个纹身大哥被反杀的视频引起热议,那个纹身大哥与人争执的缘由可能是因为对方骑车挡了他的路。原本是一件小事,因为不冷静产生言语上的冲突,在言语升级中有了肢体接触,肢体接触引发了更进一步的打斗,打斗过程中纹身大哥从车里拿出来长刀。结果是纹身大哥被对方反杀。
不管结果如何,两个人都会在这一场争执中受到了损失,这样的损失是怎么造成的呢?应该就是我们说的戾气。为了弄清楚戾气这个概念,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看到这样的一种解释:戾气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语境中通常指的是一种极端的、负面的情绪或态度,表现为对他人的敌意、不满或愤怒。这种情绪往往源于个人的心理压力、社会不公或个人遭遇的不幸,导致个体表现出攻击性或报复性的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戾气可能与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关。当个体面临压力或挫折的时候,如果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可能就会积累负面情绪,最终以戾气的形式爆发出来。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戾气的产生可能与社会结构的不平等、资源分配的不公以及社会流动性的限制有关。在某些情况下,社会的不公正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感到被边缘化或被剥夺,从而产生强烈的怨恨和不满,这种情绪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转化为戾气。
从文化角度来看,戾气也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有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中庸和忍让,因此,戾气往往被视为一种不和谐的表现,与社会期望的和谐共处相悖。
现在看一下戾气从何而来?戾气应该就是从个人成长的环境中来,还有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中学习到的。戾气就像是心灵枷锁一样,在某一时刻让人爆发。想要打破这个心灵枷锁,就需要改变对环境的认识,以及用新的视角认识生活的这个世界。
比如说正视那些社会中的不公平,还有认识那些环境中对人的影响。在我们身边不乏有哪些讹人的事情,也会有倚仗权势欺压良善的事情,还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在遇到那些不公和委屈的时候,能够用一种正确的方式面对很重要。
之所以会这样说,因为态度决定人生,如果把那些不好的行为当成榜样,大概率是会像那样做事的。比如说讹人这样的事,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的判断。如果这样的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惩罚,就会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样的社会风气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
戾气亦是如此,那些逞强凌弱的人如果成为效仿的对象,弱者就会被欺压,弱者如果没有发泄到出口,就会转而找更弱的目标进行报复。这样的一种循环就会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这样的负面影响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社会需要正能量,那些正能量就像是阳光一样,穿透戾气的阴霾,照亮人们的心房。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更多的正能量,用这些正能量把那些心中的戾气吹散。不管是任何人,都应该找到正能量的入口,像花儿一样在阳光下生长,断掉那些在身上生长戾气的来源。
当然,这样说比较简单,要有效地管理和减少个人生活中的戾气,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努力:
1.心理调适:
情绪识别:首先,要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了解何时感到愤怒或不满。这可以通过日记记录或情绪日志来实现。
情绪调节:学习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平静心情,减少戾气的积累。
认知重构:改变对事件的解释方式,从消极的视角转向更积极的视角。例如,将挫折视为成长的机会而非失败。
2.社交互动:
沟通技巧:提升沟通技巧,学会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不满,而不是通过攻击或抱怨。这包括倾听他人观点和使用“I”语句来表达感受。
建立支持网络: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建立积极的关系,这些支持可以帮助你在面对压力时减少戾气的产生。
3.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规律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工作和压力积累,这可以通过设定优先级和学习说“不”来实现。
4.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如果戾气问题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专业人士可以提供个性化的策略和治疗方案。
专业的问题还需要找到专业的方法,戾气这个问题有了,找到方法就是一个按图索骥的事情。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思考与找到的一些实用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读到的朋友有一点小小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