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红牛

作者: 财深道长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11:54 被阅读7次

     “围猎”红牛

     

    作者:财深道长

     

    前言

     “围猎”红牛,发生在当代难得一见的原生态猎场上。

     

    一、红牛凶猛

     作为一项民生行业,饮料市场从来不缺竞争:三十多年前,可乐、雪碧们的到来,成功扰乱了我们以茶叶、酒水为主流的饮料版图,一个巨大的千亿市场被迅速开发;随后,娃哈哈成功摆脱达能,与旺旺、伊利、蒙牛们开拓了奶类饮料的新蓝海;王老吉被加多宝重新赋能,迅速掀起凉茶类饮料的百亿巨浪;即使在纯水领域,农夫山泉、怡宝们也以其巨大的体量斗得不亦乐乎,结果又一个千亿纯水市场豁然开朗。

    在看上去没有边际的饮料江湖中,自从茶、酒、碳酸、纯水等热门领域冒出了一只只行业巨兽之后,谁也没有注意,在一个似乎很冷僻的角落,一支异族力量在悄然成长,等到它现身丛林,其峭然耸立的巨大体量立即掀起了新的丛林风暴。

    据报道,2010-2017年,我国运动型功能饮料行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7%,销售总额已达340亿元,其中红牛品牌在2017年销售额为196亿元,市场份额为58%。

    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红牛在2003年销售额已达10亿,2011年销售额为100亿,2013年销售额达200亿,2015年销售额更是达到惊人的231亿。

    就这样,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一丝丝顾虑,不到二十年,红牛已在中国的饮料市场上野蛮生长为一条超级猛牛。

    这时,已经没有人可以估量它的潜力会有多大,更不会想到,在红牛风靡天下之时,也正是它的危机来临之时。

    只是,红牛的危机,几乎和它的崛起一样,来得格外诡秘,格外突然。

    二、人必自辱,然后人辱

    正应了一句古话:人红是非多,牛红的是非也不少,在二十年的静静发展中,因为未红,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掩盖,等到它红了——问题就来了。

    我们发现,正在发生的红牛品牌内讧事件,在精彩程度已经丝毫不亚于曾经的娃哈哈与达能,以及刚刚落下硝烟的王老吉与加多宝。

    一个好端端的知名品牌,发展势头不可估量,竞争者们只能仰望,一切都走在最正确的路上,为什么会发生内讧?!

    据媒体报道,主要内讧内容有以下三点。

    内讧之一:闷声发大财,却“低调”二十年不分红。

    对于业绩逐年走高,收入已达数百亿、成本不知凡几的一罐饮料而言,虽然在账上躺着巨额利润,却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坚持二十年不分红;尤可怪的是在控股大股东提出要求分红的情况下,二股东却提出了要重新划定股份比例、乃至要控股的要求,理由大概是大股东一直对中国市场甩手不管,而自己在市场开拓中付出了太多努力,却只是一个没有话语权的丫鬟,得与失不平衡。

    甚至,二股东要求针对自己的这部分无法统计的辛苦付出(主要是市场开拓支出)给予补偿,一位据说是中国红牛的管理人员就说:

    “控股股东对于把中国红牛做大做强一直态度不积极,但他们对(挂红牛招牌)偷偷成立的众多国内工厂是知情的,并且派出了泰方技术人员提供支持,以及为其提供香精香料等。(现在)二股东辛苦经营着中国工厂,对红牛的中国市场自负盈亏。控股股东不但不投钱,还不让我做大做强,这显然是不讲道理的。”

    这个逻辑奇葩吧!不知大家怎么看:须知人家是控股股东(以下简称泰国天丝),他对公司是否要做大是有决定权的,说到底,做不做大是他自己的事,他说不做大你就不能做大!你要做大你可以做你自己控股的公司呀,在别人权利的屋檐下就算做大也是别人的吧!

    比如我发现了你家的一处富矿,然后我就私下开发起来,等到你问起来还说“你不投钱,还不让我做大做强,这显然是不讲道理的。”

    摆明理不直气不壮,还说得象吃了伟哥似的,真让人醉醉的。

    虽然,内部利益如何划分是企业自己的事,无论如何谈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谈判无法取得一致之后,肯定还是要按谁控股谁说话的基本常识来做吧,现在理屈的反倒似有理了,说好的商业道德、职业精神呢。

    事实上,在谈判之前,二股东就已出手了。

    热点之二:成立一堆挂名红牛的服务、销售类公司,却没得到控股股东授权,而且中国红牛的产品大多都由这些公司生产的,有利益转移嫌疑。

    也正因如此,据报道,2016年左右,泰国天丝就基本上不再把原厂香精等配方提供给中国红牛使用,他们的理由就是授权已经到期,不和你玩了,可二股东坚持要玩,而且要按自己的规则来玩,双方矛盾已然不可调和。

    话说回来,二股东的最大依仗就是“既成事实”,毕竟中国市场确实是他辛辛苦苦开拓出来的,这个时候,大股东在干啥呢?这种放养的心态是造成今天矛盾的重要原因。

    存在即合理,看似武断,实则真理。

    热点之三:2016年就该到期的授权,一直耗到现在,二股东甚至要再坚持个三、五十年,却又苦苦拿不出证据。

    试想,如果五十年授权的情况属实,拿出来不早就风平浪静了,作为一个著名品牌,此类负面消息必须越快处理越好啊,事实证明,自从内讧发生后,该品牌不论是销售额还是占有率都已呈下降趋势。

    综观红牛之争,和王老吉之争如出一辙,核心矛盾都是涉及品牌授权的纠纷,王老吉是利用对手犯下行贿罪的法律硬伤,取得了最后胜利;而红牛大股东所面临的形势则更加乐观,在授权期限上连基本的法律争议都没有,就是一个简直的“到期收回”,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赢得诉讼的概率更大,在此建议天丝集团考虑王老吉一方聘用过的律师团队,毕竟人家有过成功的经验。

    当然,二股东也有杀手锏,那就是巨大的中国市场和二十年来积累的渠道资源,从这一点来看,此案又与娃哈哈、达能之争颇为相像,建议二股东立即派员学习娃哈哈的应对之策,学习得好,鹿死谁手还真难说,毕竟娃哈哈虽然不再是当年之勇,但人家也是阔过的。

    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随着饮料市场的充分竞争,功能饮料已越来越成为主角之一,红牛之后,各大品牌也纷纷扑了上来,可乐、奶类巨头都已扎进了这片蓝海,作为中国红牛最大的竞争对手,东鹏和乐虎更是模仿到牙齿式的努力追赶着红牛的步伐。据报道,2017年,本土品牌东鹏特饮销售额逾40亿元;达利食品自2013年推出乐虎以来业绩增长也很迅猛,2017销售额已突破30亿元,而红牛品牌的销售额已由最高峰时的231亿下降到去年的196亿,市场占有率也从63%下降到58%,可谓竞争对手头角狰狞,市场行情却已由蓝转红。

    随着本次红牛内讧事件的影响,功能饮料的知名度被进一步打开,红牛独霸天下的局面也已开始瓦解,这不仅表现在销售额和占有率的下降,最主要还是功能饮料的神秘面纱已被揭开,甚至暴露出众多硬伤。

    以下为财深道长独家奉献,高能慎进:

    首先,所谓的功能饮料,就是一个概念,只是大家原先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时间去做这个事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红牛作为市场“拓荒牛”确是功莫大焉),看看现在蜂拥而上的数十家品牌就知道,这个产品其实没有什么门槛,而且做起来也容易上量,好几家轻轻松松两三年就是几十亿的规模。

    其次,回归到红牛这个品牌上,不知别人怎么看,我个人觉得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大价值,至少性价比是不高的,如今的高大上价值多是拜营销所赐,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因素(抗疲劳、长能量之类的口号象不象“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大家多是在长途开车时才会买几罐,平时很少用到,而且,不知是不是未能使用原产地香精的原因,口味也不象以前那么正了。

    有网友就说,“国产红牛6块,泰国红牛3块8,口感和提神醒脑完虐国产红牛,无论从品种数量上、口味上还是价格上,国产红牛都差太多”、“价格比泰国高一倍,牛磺酸比泰国低一倍,真的是中国人傻钱多?”、“红牛早就不是以前的味了”、“希望泰国全资红牛再次销售时抗疲劳有效成分能跟泰国版持平,价格一瓶三块钱(纸盒也可以)。”

    要我说,不是红牛口味不正了,而是消费者口味已混了,各种口味一起上,竞争越来越激烈,能不混嘛。

    事实上,就算真正的泰国原产地口味“回归”,随着消费者对这个口味的免疫力提升,改换其它产品也是早晚的事。

    第三,再回到这个产品本身,我发现,它们已经在走某些保健品过度包装、过度宣传的套路。

    据报道,2017年红牛销售近200亿,单单罐体的包装费用就40多亿,说明这个产品的价值已有超过五分之一用在包装上,如果考虑广告、渠道费用再加上必须的毛利等,真正用在产品上的成本又有多少呢?

    五分之一以上的成本,喝了后就扔了,对于当前推崇的环保理念来说也是一大亵渎。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竞争产品的增加,“功能饮料”这一高毛利产品已经进入了红海市场,在此重要时刻,红牛品牌发生内讧,可谓自毁长城,这种情况很容易让人想起《动物世界》里的狩猎场景:四周布满了冷森森的眼睛,天空盘旋着贪婪的鹫鹰,大家都在等待着这只来自异域的超级巨兽的倒下,不,也许不用等,在它发出第一声呻吟的当下,或者在它发出第一阵摇晃的时刻,这些嗜血如命的猎手们就会蜂拥而上,你撕我抢,不消片刻只见一地白骨。

    甚至,现实的残酷程度还不仅于此。

    据报道,著名奶茶品牌香飘飘在上市后即陷入增产不增收的矛盾之中,其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55%,但是净利润却下降78%,实际亏损5000多万,其中销售费用由2.05亿元增长至3.17亿元,增幅达54.68%,公司分析造成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网红店和外卖的影响,使得“一年卖出十多亿杯,杯子连起来能绕地球三圈”奶茶业头部公司已经辉煌不再,难怪人家急着要上市。

    这类跨界型的灭杀,不仅适用于奶茶行业,对于任何产品都是一种水面下的危机,此前的微信消灭短信、外卖围猎方便面都是典型的例子。

    红牛也不例外,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日新月异,无人驾驶终将成为现实,而长途驾驶是目前消费红牛的主要市场,等到无人驾驶成为普及,这种性价比并不高的合成饮料是否还有销路,就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了,当然,这只是风险之一,冷冻咖啡、网红店、提神类香水等产品形态同样构成了功能饮料市场上的围猎力量。

    总之,这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这是一个波谲云诡的时代,围猎红牛者,又岂止那些台面上的对手们。

    猎场下,苍山似海,残阳如血,我已经嗅到了围猎的血腥,我已经看到了绝望的眼神。

    最后,祝福红牛。

    注:财深原创,码字不易,转载请注明,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猎”红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en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