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热点首页我的故乡在农村心理
你是真正的焦虑,还是心理底层的情感孤独?

你是真正的焦虑,还是心理底层的情感孤独?

作者: 纳兰央措 | 来源:发表于2017-09-13 00:17 被阅读172次
文 /纳兰央措   配图 / 源自网络

01

前几天,一位读者突然给我发私信说:“阿月,不知能否跟你聊聊?”

读者发私信给我,并想要跟我聊聊,破天荒的头一回,我感到有些受宠若惊,急忙回了一句:“好啊!”

长达两个小时的漫聊,一个无心学习、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于是开始迷惘,自暴自弃,慢慢的开始迷恋游戏,沾染上手淫,原本挺阳光的大一男孩,逐渐在我面前变得立体起来。

在青春期这个自我性格开始变得孤立、自我封闭的过渡阶段,像这位大一男孩出现相同症状的例子有很多很多,以至于针对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专家们把青春期列为人生的最后一个过渡期。

在青春期这个过渡时期,少年要逐渐担负一部分由成人担负的工作,环境可能不断把一些由成人来办理的事项交给他们去办理,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但这些负担是他们成熟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增加负担,日后不可能成熟。

于是,一部分青少年无法面对来自现实的重重压力,开始焦虑,变得自我迷失起来。

他们开始通过一些外物以此来慰籍自我迷失的失落感,比如通过打游戏来弥补来自于心理上的挫败感,通过厌学来表达自己来自于现实压力的疲惫感,甚至通过对异性的性幻想而沾染上手淫之类的来弥补来自于现实的失败感等。

02

不只是在大学这个青春期的过渡阶段,就连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某些特定的阶段,也会变得如此。

我朋友的公司在年后新招了几个应届实习生,对口专业各项技能非常棒,来面试的过程中,各种表现都非常好,于是我朋友把两个小姑娘全部都招了进来。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一开始都表现出老员工无可比拟的冲劲儿和干劲儿,但是针对事情的解决办法却往往不得要领,以至于给人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错觉。

然而,职场讲究的是目标导向理论,而非是过程。所以两个小姑娘把在校园里的那种肆无忌惮的横冲直闯的干劲儿,放在职场中之后,发现整个人都是精疲力尽之后,往往还不得结果,每次在晨会上都被批的体无完肤。

于是,两人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在实习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在某一天的早上冲进老板的办公室,垂头丧气的提出了结束实习期的申请。

我实在受不了那种做什么事儿都是错的,向人请教又处处被人冷落的感觉,那样让我很焦虑,觉得自己很是没用,好像自己在学校里学习的东西都是白学了。”

她们的抱怨归根到底就是来自于对自己的付出却不被认可的焦虑感和挫败感。或许她们在校园内,通过网络获取的各种职场美好体验,在自己真正体验之后,发现却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世界之后,变得开始怀疑自我起来。

03

现实中的残酷总是在无时无刻的压制着网络中的各种美好,但由于网络与现实的巨大差异和落差,使得人们的焦虑感越来越严重,从而越来越不快乐,人们开始在网络中寻求得以慰籍的心灵满足感。

但这些一旦被转移到现实中,常常如同暴露在风中的蒲公英,轻轻的一吹就散了。

然而,对年轻人来说,网络社交媒体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基本统治了年轻人每天80%以上的生活时间。数据统计显示,有超过20%的人每天查看微信50次以上。例如频繁的查看朋友圈,变得比生活中任何的事情都来的重要。

日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受访人群中最讨厌的三件事中,得票最高的,就是生病了自拍的照片。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中更加突出,有些女生连切水果削到手指,买了一盒感冒药都会拍照发出去。

其实在这些令人不太愉悦的照片背后,她们想要的只是被关心和被关注到,需要爱。

但是,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和竞争激烈化,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于是,通过便捷的互联网获得情感和心理上的慰藉就成了痛点和刚需。

通过社交媒体,年轻人可以随时同步朋友的状态,就算每年只见一次面,但网络距离的拉近,也可以让原本萍水相逢的两个陌生人成为所谓的熟人和好朋友。以至于很多人和朋友在线上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线下。

物质的发达,和互联网对现实的割裂,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慰藉,将会转移到网上去寻求。

当网络和现实被混淆,人们开始分不清,哪个才是他们真正的朋友。

是社交网站上穿着性感吊带衫约自己喝下午茶的高跟鞋女王?还是穿着拖鞋和自己在烧烤档喝着啤酒,聊着人生理想的室友?

04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到:“给一个人最大的惩罚,就是给一个人自由,但是不给他丝毫的关注和尊重”。除了职场的知识学习之外,包括情感、被爱、尊重等多个方面的危机和焦虑感,才是人类底层的心理需求。

最近在美国网络论坛问与答上,有人发问:“你的人生中有过仿佛电影般的经验吗?” 结果一名网友在底下留言分享了一段精彩故事,表示他念高中时曾经试图自杀过,却在正要死的那一刻,接到了初中时期暗恋对象突然打来的电话,让他重新找到活下去的希望,而在10年后,这一名女生成为他的妻子。

因遇到了不少挫折而患上忧郁症,并开始有自杀念头的凯文,正是因为在自杀的前几秒接到了一个陌生女孩的来电,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其实,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虚拟中,我们真正的焦虑,往往都不是我们本身,而是来自于心理底层的情感焦虑,以及对这种焦虑无法掌控时的那种自我孤独感。

我们需要的只是学会去控制自己的这种情绪,学会疏导自己的不良心理,在合适的时候,通过自我调节,来达到一种情感宣泄。但是千万不能迷失了自己。

- end -


如需转载,请至微信公众号留言获取授权,并标注作者相关信息,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 你是真正的焦虑,还是心理底层的情感孤独?

    01 前几天,一位读者突然给我发私信说:“阿月,不知能否跟你聊聊?” 读者发私信给我,并想要跟我聊聊,破天荒的头一...

  • 焦虑与幸福,中间只差这一个念头

    真正值得焦虑的事情特别少。可是,不管是源于物质匮乏、心理失衡,还是因为商业阴谋,我们多被焦虑裹挟。 焦虑的底层规律...

  • 你的自律,是真正的自律还是焦虑?

    01 今天一定早睡早起!今天绝对不熬夜!今天一定把论文和实验全部搞定!…… 不知,这样的flag你已经立了几个了?...

  • 2019-08-09

    真正的孤独、难过、焦虑是没有声音的,深夜只有音乐陪着你度过那段时光,有时候你需要经历这种过程。

  • 你以为你就是那个最孤独的人吗?

    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孤独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火锅,还是一个人去医院?No!这些还不算真正的孤独,真正的孤独,就...

  • 读书笔记

    防御机制是指从意识层面消除不愉快情感成分的一种心理操作。不愉快的情感包括焦虑、抑郁和愤怒。焦虑是由不愉快的感受加上...

  • 【原】孤独感思

    孤·独·感·思 真正的孤独,不全是你一个人独处时。 真正的孤独,是你置身于人群,在热闹繁华中,还是觉得一个人;真正...

  • 深夜的你是否经常感到孤独

    当信息越来越快的发展,人的真正心情是很难表现出来,朋友圈还是抖音上经常会看见别人发些情绪情感,其实真正孤独的人是不...

  • 浅谈:这次才是知识付费产品该有的样子 (附产品原型)

    墨墨姐说:不管是出于纯粹的求知欲望还是焦虑心理,现在似乎人手都会有一款“知识付费”产品,但它是否真正解决了你的问题...

  • 孤独@三七写作营

    当代人最大的心理困境可能当数:焦虑、空虚和孤独。 而孤独可谓是所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共同症状。孤独有时会像一只饥饿的...

网友评论

  • 纳兰央措:我们真正的焦虑,往往都不是我们本身,而是来自于心理底层的情感焦虑,以及对这种焦虑无法掌控时的那种自我孤独感。

本文标题:你是真正的焦虑,还是心理底层的情感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le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