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何以幸福
——读《学生幸福论)
川夏
很多学生不满于自己的学习现状,认为自己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休息时间不足,玩的时间不足……总之是各种不足,各种不快。在校期间每天被逼学习,双休日被逼去各种兴趣班学习才艺,寒暑假被逼进各种辅导班。学生们自认为自己的学习生涯是痛苦的,缺乏快乐和幸福感的。
闲来无事,在图书馆发现一本书,名叫《学生幸福论》,向晶所写。初一看,感觉挺有意思,毕竟自己作为一名资深学生,对学习的压力、学习过程的艰辛深有体会,我想这本书的名字提到学生的幸福,肯定会分析有关学生的幸福的各方面因素。确实如此,作者在书中提到关涉学生幸福的因素,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三个大的方面。对于其中的部分内容,我深有感触,特地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首先,作者在书中明确提出,幸福的实质与根本是个人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以积极地生活态度向着目标前进(即使所追求的目标未能实现),才是以完美为指向的幸福。而快乐来自于有价值的活动本身,当人们投入到一项有难度与其能力相匹配的活动时,当人们全身心沉浸在活动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难于言表的幸福。幸福存在于追求目标的过程之中,目标的实现是一种幸福,但对目标的追求过程则是更大的幸福。并且,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幸福也只是一个过程,只一味地追求眼前的幸福而不做长远的打算,不可能得到完整的幸福。作者在这里告诉我们,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有目标,并怀着积极地热情向着目标前进,这个追求的过程体验就是幸福,在收获最终的结果时也是一种幸福。但是作者也告诫我们,幸福是一个过程,是不断地变化的,不能一味的只看眼前的幸福而不做长远的打算。所以,学生不能因为一时学习的压力,或者过程的艰辛否定学习为自身以及自身将来打下的坚实基础,带来的巨大影响。而且,我们也应该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能有回报,虽然有时付出换来的回报来的有点晚,即使如此,也不能抹杀这个道理的合理性。
其次,作者在书中,借用吴康宁撰写的《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一文,探究学生的幸福失落于何处。主要来自于两个大的方面:不公平的待遇与受逼的学习。不公平的待遇体现在机会的缺失和弱势群体。所谓机会的缺失,主要指学生座位的安排,老师经常和座位靠前的学生互动交流,经常和成绩好的学生交流。所谓弱势群体,即指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的一部分学生。教师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以成绩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标准来预设,教师更关注的是他们的课堂反应;课堂内容是否理解,教学进度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等。这部分学生理解了,掌握了,便认为完成教学任务、目的已经达到。受逼的学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1)学习受逼于家长。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倾注了极大的期望,这种极大地期望最终演变成对子女畸形的爱。打着爱的旗号,逼迫孩子学习,双休日参加兴趣才艺班,寒暑假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有时稍有不对就是拳打脚踢。学生受到的这种待遇,使学生内心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和抗拒感。在学习上表现为逃课、沉迷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等。(2)学习受逼于教师。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接触最多的应属教师。而现在有很多教师把不学习没出路,要好好学习等话语挂在嘴边,各种作业塞满一天的时间,不给孩子留下休息玩耍的时间。而且学生稍有异动,迎来的就是教师的严加指责,或者教师通知家长,由家长进行打骂。(3)中国当前的统一教育目标逼迫孩子去学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是多元发展的,不只是语言和数理智力。中国当前的教育目标过于注重学生的语言和数理智力,扼杀或者抑制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不存在一无是处的人,也许有些学生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表现的并不突出,但不能否认他在其他几个方面的天赋。作者通过分析学生幸福失落的原因,告诉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各项才能,不要忽略每一个孩子,而且教师要善于倾听、关注孩子的心声,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家长要摆正教育孩子的观念,不能把对孩子的爱扭曲到让孩子恨父母的程度。
最后,作者提出,因为上天也许并没有给我们足够的资质、机遇或家世让我们成为抢眼的明星;模范、英雄、荣誉是由他人设置和评定的,因而是有限的,不可能属于每一个人。但生命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设计自己的明天,追求对自己现状的超越和完善,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业,也未尝不是一段幸福的人生。在这里作者提出这样的建议,告诫我们不要不切实际的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在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不要活在别人眼里,不以他人的评价作为自身存在的尺度,如此,也未尝不是幸福的人生。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学生的幸福就是在不妨碍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自己向着已有的目标(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努力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幸福。对于当前学生幸福感的缺失,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把学生当成独立自主的拥有完全人格与自尊的个体,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自我管理,大胆的放手但又不失时机的指导;作为家长,不能一味的把沉重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给他们休息玩耍的时间,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点,培养他们的才艺;学校不能实施“军事化”管理,不能剥夺和牺牲学生锻炼的时间,休息的时间,要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