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宿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从这一段开始,整首诗在收尾。
全诗九个段落三十六句,做了循环性的描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生命在结尾时,有一个往下沉的力量。
刚开始春天来临,花在开放,现在已春半了。昨晚梦到了安静的潭水,所有的花都在飘落。这个画面大概是诗人对家乡的记忆,所以“可怜春半不还家”。此刻我们明白了诗人的愁,是因为春天快过完了,他还在回乡的路上,也引发了他对“相思明月楼”中“楼上人的思念”。
“江水流春去欲尽”,诗人把江水和春天联系在一起,我们说水是时间的象征,花谢了,江水流尽了,时间也已经到了尽头,一切都终结了。
终结必定会引发感伤,所以“江水流尽春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月亮一点点从西边斜下去,黎明就要来了。诗开始时是黄昏,月亮在升起,现在写到了黎明。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是一座山的名字,潇湘是湖南一带的河流。诗人说,在山中、水上,有多少人正在行路回家,可是句子里并没有人出现,只是“无限路”。
这个“路”,有点象征意义,是人在寻找生命归宿的痕迹。
“不知乘月几人归”,不知有多少人利用最后一点月光,还在努力寻找回家的路。这个“归”是双关语,有回家的意思,也有归宿的意思,是讲生命的终极目的。到这里,可以看出诗人高度结合了现象与象征两个层面的意义。
人寻找归宿,并不一定是为了回家,而是追问生命到哪里去,人生的意义在哪里,生命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所以,“不知乘月几人归”也可以理解成有多少人在寻找生命的归宿跟真理。
蒋勋说唐诗||为什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孤篇压全唐”?(三)2.交响曲的结尾。
诗前面的部分,有时是江水是主题,有时花是主题,有时月亮是主题,现在所有的主题一起出现,仿若一部交响曲。
我一直用交响曲来形容这首诗,本来小提琴有独奏,大提琴有独奏,长笛或法国号也有独奏,饭,结尾时一定有一个统合,这首诗也一样。所有的主题逐个出来一次,为我们阐述了生命的最后归宿。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光在最后要沉下去的时候,是很明亮的。月光会让江面产生很多光影。
张若虚整首诗,最后要讲的一个字,就是这个“情”字。“愿逐月华流照君”是一件深情的事,他觉得充满在宇宙之间的是人的情感、人的深情,人和所有动物的不同,就是人具备饱满的深情。
所以他把情方位在前面,变成“摇情”,他把所有视觉上的摇晃,与整个宇宙间充满光亮的感觉,用一个“情”字来替代。只有这样理解,这首诗才讲得通。
“落月摇情”,怎么摇?其实是诗人自己动情了,在这个时刻,他觉得对生命的爱,和哀伤,以及喜悦,都涌上了心头,所以他用了“落月摇情满江树”。
逻辑上没办法讲得通满江怎么可能都是树,其实“满江树”是他感觉到树的影子在水面上晃动。
蒋勋说唐诗||为什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孤篇压全唐”?(三)我很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九段三十六句所构成的诗的严密结构:从序曲到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再到结尾。
迄今为止,我人前看到结构如此严谨的诗,从用字、用句到哲学思想与文字上的华美,都到了完美的境地。
这不是个人才气的表现,绝对是时代已经把很多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包括思想。如果佛学、老庄的思想没有一定的时间,没有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清淡,不会到达这种境界。
文字也经过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四六骈文”的练习,到最后水到渠成。内容形式高度完美结合,然后把这样的《春江花月夜》推出来,而且毫无造作的痕迹。
张若虚能写出这样的诗,当然是因为之前的三百多年间,一直有人为他做准备工作。我们看到花开了,赞美花的美丽,却常常注意不到它底下的枝叶,根,它需要的土壤、阳光和雨露,而这些全部是它开放的条件。
我认为唐诗是诗歌这株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开出的花朵,如果我们认为它太美了,其他朝代都不行,这是不公平的说法,因为其他朝代是枝叶,是根。
相对于唐朝这个花季来说,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含苞未放的状态,宋朝时已凋零,结出了一个果。果子没有花朵那么灿烂,可是很安静,自有一种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