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感悟(202)
原文: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书中译文:
叔孙武叔在朝堂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强些。”
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
子贡说:“就用围墙作比喻吧,我家围墙只有齐肩高,从墙外可以看到里面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有几仞高,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雄美、房屋的富丽。能够找到大门的人或许太少了。所以叔孙武叔先生那样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我的感悟:
孔子死后,就有人开始贬他了。
这时,鲁国的当权派是叔孙武叔,他在朝堂上公开说孔子还不如子贡。
此时的子贡是春秋末年的首富,且是著名的外交家,经常来往于各国,和很多诸侯国国君关系很铁。
孔子生前好友、鲁国大夫子服景伯非常崇拜孔子,就把叔孙武叔的话转告给了子贡。
子贡听到这些话,并没有高兴得跳起来,知道某些人不怀好意,就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反驳:“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咱就拿院墙作比吧,我端木赐的院墙只有肩膀高,他叔孙氏从我院旁走过,就很容易看到我院里的亭台楼阁,花花草草,感到很美好。
言外之意,我不高,他和我半斤八两。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数仞”形容很高;“官”通“馆",这里指房舍。孔夫子的院墙高得很,像宫殿一样,路过者如果找不到门进入院内,就看不见里面房屋的富丽堂皇,装修的精美绝伦。
意思是说,他叔孙氏层次太低,看不到圣人的才华和境界。
“得其门者或寡矣”,能找到夫子的门进来的太少了,我虽没入室,好在我进了门,他老几连门都摸不着。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他进不来,肯定看不到,更不了解孔夫子的境界,他不理解夫子,说那样的话是很正常的。
瞧瞧人家子贡多会说话,不攻击别人,只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既维护了老师的高大形象,又表达了自己的谦虚,无形中还拔高了自己。
子贡富可敌国,又经常在各国斡旋,他的才华有目共睹。但他认为自己的学问都是从孔夫子哪里学来的,只是登了老师的堂,并没有入室,容易被人看到,而夫子的境界是高妙的,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这段对话记录在《论语》“子张篇”第23章,它告诉我们,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听领导说谁坏,你也赶上去踢几脚。做人要有原则,要懂得感恩和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