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见一则新闻,说的是教育部打算把美术纳入中考和高考。刚看见这个消息我很震惊,因为考试的重点向来是理性逻辑分析为主,那么美术难道是要考美术史,或者看见一幅画后进行逐条分析?还是让大家在规定时间内画张画?
而后在网上看见声明说,这是谣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5148/d23bbeed681ce07f.jpg)
但我今天还是想谈谈关于画画的问题:我们是否要学好画画?
其实很小的时候,画画我们都懂,但大多数的美术教育是抹杀绘画表达的本能的过程。老师把笔给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做作业和考试的,而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我是长大了之后才意识到:文字和语言都是表达自我的工具,而不是为了考试。同样的,绘画当年也只是一门课程而已,老师并不是为了让你表达自己,只是为了让你懂得“画画”,是画出别人能轻易看懂的画,而非自我认知的表达。
学好画画是否就要求知道画出来树很真实,色彩搭配合理,明暗关系明确就是好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5148/e162706a1be13380.jpg)
我想这是写实派风格画家的要求,但不是对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要求,也不需要以此作为我们的期望。
我是学建筑设计的,很多学校的建筑学专业都明确要求绘画基础,否则不能录取。但是而后你会发现,伟大的建筑师通常并不是出色的画师。过于注重现实场景的表达其实会限制你思维的发散。建筑师绘出的草图通常都是简练而抽象的,因为这是他们快速思维的一种表达记录,如果把过多的精神放在画面表达上,则会严重阻碍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5148/c9277eb55cef5d3b.jpg)
而后我逐渐才明白过来,画画的第一原则是自己与内心的交流与互通,而与外界的交流则是你需要获得外界认可时画画单纯的成为了工具,就跟语言一样。
那么回头想想,画画其实跟文字的作用很像。向心的画画就跟我们随手写下一段灵感一样,起着联通内心与肌肉的作用。
画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只要提起笔让笔随着运动而出墨就能形成一幅画,而写字的根本其实也是画画。
如果把画画放在大部分人参加的考试体制中,结果很可能是制度性的指向同一种画风。
还记得当年同学们考研究生都喜欢报名手绘特训班、快题特训班,因为建筑学考研中手绘图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手绘考试不要求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要图面尽量规整,不要有太多创新,因为紧张的考试时间根本就不够你去做额外的创造,只要乖乖的踏实的把图画完就好。所有颜色搭配都有定式,哪所学校喜欢那种风格的设计也是可以比较明确的,投其所好是最好的做法。可以想象,这些人通过了考试,真的就懂得用画来表达自我了吗?未必!因为他的表达中很可能已经没有自我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5148/5b872539c3196285.jpg)
就像我们参加高考前的三年里,每篇作文老师都要求写成议论文,要立论正向,要使用名人事迹,要使用排比句等等,我就想问问文章中有多少是你的真实观点?你还有观点吗?你还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吗?
当然,对于画画而言,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是自我表达的基础,但如果单方面的只强调这个基础而否认其他路径的话,教育绝对是失败的。
学“好”画画,并不只是学好“画画”,而是学着用画来表达自我,展现个性。
“画”不是重点,“人”,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