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各种青春校园类影视书籍中都充斥着打群架、闺蜜反目、早恋堕胎等情节,给我带来极深的心理阴影。太暗黑又太假,跟我记忆中的校园生活相去甚远,实在难以引起共鸣。
书荒时,奔着某瓣8.7的评分,勉强翻开了图书版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没想到却眼前一亮。我深深佩服于作者生动的人物塑造与对话描写,文笔细腻,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又感触颇深。
图文:Tendy比如这段形容考完试后,课代表在发试卷,学渣看到试卷时忐忑不安的心情:
卷子轻飘飘地从上空落下来,就像电视剧里太监扔给冷宫娘娘的三尺白绫,清高缥缈得十分嚣张。
还有耿耿的这句自嘲,和现实中的我也莫名契合,让人不禁莞尔一笑:
我笑得特灿烂的时候,看起来就会有点儿缺心眼儿。
作者给男女主耿耿、余淮起了“耿耿于怀”的谐音,正是因为校园时代懵懂脆弱的好感,看上去美好,却大多夭折在充满变数的未来,然后泯然回忆中,像是一抔白月光。
现实中,学渣和学霸很难有交集:耿耿去了普通大学,余淮考上清华、出国留学,两人渐行渐远,再无瓜葛。现实太残忍,所以作者用《最好的我们》编了一个美梦,将那些“耿耿于怀”、无处倾诉的少女心事一一收纳,供读者缅怀遐想。
可惜作者在后半段中,用力过猛。她这个“上帝”硬生生天降横祸,把余淮拉下骄傲的“神坛”,让他一次次绝望、毁灭。只为了,让重逢的两个人,看上去刚好平等般配。
即使为了“大团圆”,也不能这样随意发挥,不顾及故事的合理性。
书中最大的两个槽点在于:一,分文理时,耿耿为了继续和余淮同桌,修改了意向书,留在理科班;二,余淮因为母亲病重住院,以省第三的成绩,放弃了清华,留在家乡照顾母亲。
图文:Tendy纵览全书,高一,两人相识、相知,作者着笔最多,给我的印象也最深刻。高二,作者一笔带过。高三,两人的互动描写不算多,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也没有太多新颖之处。所以,高一期末,作者特意安排耿耿留在理科班,对故事的发展没有起到太多作用,而且价值观上容易误导高中生读者们。
我觉得,故事应该顺着高二文理分科,直接安排两人分班,经常在校园里偶遇就够了。
父母和老师在帮助耿耿选文理科时,都应该冷静理智一些,努力达成一致意见:喜欢不代表要无时无刻都在一起,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你看,耿耿留在理科班,简直百害而无一利。余淮因为给耿耿补习,耽误复习时间;耿耿的能力和兴趣都不在理科,勉强留下来,往后高中2年,大学四年,都痛苦至极,纯粹在浪费青春。
相反,如果她选了文科,语文英语都不错,数学补上来之后,能考120分,也不算太弱。高考后,选一个心仪的专业,也许在学业上会另有一番作为。这期间,她依然可以和余淮保持联系,共同进步。
我反对她留在理科班,还有一个原因:青春期的好感,原因往往很单纯,因为他打篮球好,因为他帅,因为他聪明……所以这份喜欢也会很脆弱,扭过头可能就立马换了个喜欢的对象。这种感情当不得真的,更不能为了它,不顾前途学业。
耿耿的好朋友简单,就是最残忍真实的例子。她以为青梅竹马的韩叙,同样喜欢着自己,义无反顾就选了理科。结果,在高二结束时才发现,对方的心从来不在自己这里。当失去了对方的喜欢时,就发现什么都没有了。太任性,一步错就会步步错。
所以,学生时代最应该:前途为重。牢牢抓住机会,将自己打磨得更优秀。在未来,面对命运的摆布时,你才有更多和它较量的本钱,更多和爱人在一起的可能。
图文:Tendy而另一大槽点,则是余淮高考后突然失联。七年后重逢,耿耿才得知真相。余淮第一年落榜,选择了复读,骄傲的他不愿意和大家联系。第二年考得很好,却赶上母亲病重,他依然放弃清华,留在了家乡的大学……
无论再苦再难,那可是视儿子成绩如命的一位母亲,余淮的父母怎么可能看着儿子自毁前途?明明可以有很多折中的解决办法。比如,父亲从国外调回来照顾母亲,如果担心医疗费不够,那家里的存款再加上余淮课余兼职,也应该够了。
作者,你如果想不出合理恰当的理由,那就不要故意刁难主人公。
有人可能要说,现在这年头,谁好意思写个小说不设点悬念、来点波折?可以啊,那就余淮第一年因为复读,内心极度辗转煎熬,失联几个月,就可以了。然后,第二年顺利进入清华,两人再续前缘,皆大欢喜不挺好吗?我觉得,以作者的文笔,稳定发挥的话,一样很精彩。
毕竟,我也不是奔着曲折离奇去的,高中时候的“流水账”,我就看得挺津津有味的。
总之,《最好的我们》高一篇章极力推荐,之后的篇章没有新意,逻辑上有漏洞,建议略过。
图文:Tend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