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东的图书活动中偶然挑来的这本,先是看了豆瓣的评价,评分很高,想来应该是本好书。其实从列入三月份的读书清单到真正去读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了。
1.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城山三郎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回忆了妻子和他从开始相识、相恋到相伴一生的点点滴滴,其中描写朴实,语言细腻,感情十分真挚。里面没有花前月下和海誓山盟,尽是粗茶淡饭,甚至“家长里短”之言。
书中以作者的“作家”之路为主要脉络,叙述了自己的生活起居。之所以自己能无忧无虑的成为作家,全靠其妻子在背后一直坚定不移的支持。作者的妻子性格鲜明,不干涉丈夫的事业,用自己的所有行动支持丈夫,同时又不失可爱和俏皮,即使年迈仍不改孩童般的心。如夫妻常常结伴旅游,而又各玩各的,真可谓是古人一般“相敬如宾”了。通过作者笔端的大量描写,其妻子的音容笑貌浮现于读者心中,栩栩如生。
文章读来整体并不哀伤,但总有悲痛之处。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描述总是尽量在用平和的语言来叙述事实,而正是通过这些事实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和浓郁化不开的爱恋。在丈夫眼中,妻子是丈夫的伴侣;而在妻子眼中,丈夫则是妻子一辈子的支柱。
其实真正令我潸然泪下的并不是作者所写,而是作者女儿于书尾处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其中有几段文字读来十分令人感动。
从女儿的角度来诉说父亲对于母亲的爱恋和痴情,似乎更能打动人心,更能衬托无言的悲伤。因为一般作者自己写是非常内敛的,所有的感情都隐藏在文字语句之中,不轻易表露,所以读者读的哀而不伤 。类似的写法有杨绛的《我们仨》、沈复的《浮生六记》,皆是如此。
2.
“对母亲而言,能够有父亲陪伴着走完最后的时光,无疑是幸福的。我想起母亲过世的那一天,她说不要我陪夜,强烈要求父亲陪她。也许那时的母亲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快要接近尾声了,她希望生命的最后一幕是由父亲陪伴着落幕的。”
看到这里,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我想起我的外公和外婆。
外公是小学语文教师,离休干部,会弹奏琵琶、会拉二胡等多种乐器,也写得一手好字。外婆则是没什么文化,不识字,裹着小脚,听说还被日本飞机的炸弹丢过(是个哑炮)。两人就是一路磕磕绊绊,相互依偎着走到今天,走到生命的尽头。
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外公和外婆身体都不好,两人基本上都是瘫痪在床,分别靠在南、北两张床上,两人四目相望。虽然平时家人都在忙,除了吃饭时间很少有人一直在身边照顾他们,但是他们一抬头就看到对方在,也就不再觉得寂寞。外公喜欢说外婆,总是说她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好,嘴里基本上没停过埋怨。外婆倒一直懒得理外公。
后来,我在合肥出差的时候,妈妈打来一个电话,刚接通电话,那边就传出了妈妈的哭声,说外公去世了。那一瞬间,不知道自己什么感受,千言万语,万语千言。
回老家参加外公的葬礼,参加者众多,因为外公作为早年代的老师也算是乡里颇有名望的人士了。
外婆还在屋里,外面的喇叭响的翻天彻底,哭丧的声音撕人心肺,但是外婆什么都不知道,也没人敢告诉她。外婆听到丧音,总在追问,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外婆已经失忆了。偶尔清醒的时候,看到对面的床上已经没有了外公,感觉到了什么,或者说是明白了什么,便忍不住的哭起来。哭了一会,再次失忆,人又变得安静起来。
没过几个月,外婆也离开了。在离开的前一天,妈妈和大姨突然心血来潮要回老家替外婆清理下身体,清理完的第二天,外婆就去世了。
不知道冥冥之中是不是有人在看着这一切?是外公吗,来拉着外婆的手,一边埋怨一边相互依偎着向未知的远方走去?
3.
“天生怕疼的母亲,每天都在忍受着疼痛接受各种治疗。母亲用她的忍耐给父亲以及我们这些子女们充足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去迎接“最后那一天”的到来。”
书里所描写的妻子一直是一个心念别人的人,似乎永远为别人着想,一辈子都在付出。而在她的心里,她一直放不下的是自己的丈夫,她爱丈夫甚至多于子女。妻子忍受着病痛去坚持多活一点,这是一种信念,不想猝不及防的离开,给家人尤其是丈夫带来悔恨和内疚,所以甘愿忍受痛苦,好给分离一个缓冲期。
与此相比,其他还有什么磨难是受不了的呢?
4.
2010年,本书被改编为电影《原来你已不在身边》,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响。豆瓣评分8.5分。
▲电影《原来你已不在身边》剧照,演员:田村正和、富司纯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