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发表于1943年,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恋爱小说。
败落旧式大家庭是张爱玲最熟悉的场景。她从父母亲戚身上,看到了无数旧式婚姻的苍凉。
在那个年代,女性的爱情婚姻纯粹是谋生筹码,她们几乎没有其它出路。
张爱玲细腻、冷酷的心理分析,港战的特殊背景和氛围,男女主人公独特的魅力赋予这部小说极高的观赏价值。
01
白家是一个没落的大家望族,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整个白公馆上上下下三十几口人,靠着变卖祖上产业度日。
白流苏28岁,离婚后一直寄宿在娘家,碍于大家小姐身份,不能出去交际,因此一直待嫁。
她的四哥狂嫖滥赌,把她离婚所得财产赔光了,又图谋将这个累赘妹妹推回从前的婆家。
大家族人多口杂,她的嫂子们对她破口大骂,指桑骂槐。
白流苏在娘家无法立足,急需一个出路,而对于这样的大家小姐来说,婚姻是最好的归宿。
更何况,白流苏有憧憬婚姻的资本。
她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娇小的身躯、纤瘦的腰、萌芽的乳、如玉的脸以及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此时,亲戚为她侄女安排的相亲对象范柳原看上了她,并辗转通过中间人邀请她前往香港。
02
范柳原是个华侨,看似条件很好:有钱、有貌、有经历、有情趣。
光鲜外表之下,范柳原的成长过程极度压抑。
她的母亲是伦敦的华侨交际花,和他父亲结识并结婚后,害怕大老婆报复,不敢回国。
范柳原一直以私生子身份孤身流落伦敦,吃过很多苦。
因为父亲的原配只有两个女儿,范柳原继承了家业,一直被家族仇视,不被承认。
范柳原一直没有家族归属感,国家归属感。
他一直在上海、香港、英国、新加坡、锡兰、马来等地辗转,是名符其实的浪荡子。
偶然和白流苏跳舞之后,他喜欢上了她身上的中国美,他要安排她离开自己的大家庭,进一步接触。
03
白流苏应邀到达香港之后,两个人开始了真正的交往,开始了相互试探。
帅哥美女之间的爱情并不自由潇洒,而是不断的调情,充满了博弈。
白流苏不知道范柳原的结婚诚意多大,范柳原想试探流苏对自己的情爱真心。
在得到确定结果之前,白流苏不想以身相许,而范柳原不会轻易结婚。
两个情商、智商相当的人,一边调情,一边相互较量。
虽然日日成双出入,白流苏处处提防,不让对方占自己便宜。而范柳原则有意无意要给公众造成双方早已结合的印象。
虚虚实实调情之间,范柳原总是有意无意露出自己的爱意。
他深夜给她打电话,说“我爱你”,给她念诗经。
他对她说:“你知道么?你的特长是低头。有人善于说话,有的人善于笑,有的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低头的。”
他说想要带她到马来西亚的森林。
在经济和处境上,白流苏无疑很窘迫,但她也不能在范柳原面前失去自己的气势,不能轻易就范。
白流苏需要的是婚姻保障,而浪荡子范柳原不会娶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
04
这种关系,对于白流苏来说更加辛苦,偶尔会发小姐脾气。
范柳原不肯主动低头轻易迁就对方,在白流苏耍脾气的时候,将其晾在一边。
范柳原还经常与一个印度王室落魄公主一起出去游玩。
白流苏在范柳原冷落自己时,只能装病躲在房间里不肯出门。
时间久了,白流苏没有借口留在香港,便打算回上海去,逼迫对方进一步表态。
虽然她知道一旦回去,她很可能要失去这场以自己为赌注的赌博。
但她还是想保持自己的自尊,不想沦为浪荡子的情妇,她要做最后的拼搏。
回到上海之后,家人的嘲讽与谩骂让白流苏完全无法立足。
白流苏对范柳原还没有绝望,因此并没有出去工作,以免失去淑女身份,她的目标还是婚姻。
熬了一段之间,范柳原果真给她发电报,他打路费和船票,急切希望流苏附香港再见。
范柳原在细雨迷蒙的码头上迎接她。
那个夜晚,他们第一次接吻。
白流苏终于还是输了。
05
第二天,范柳原就告诉流苏他很快要去英国了。
他们决定替流苏在香港租下房子,等到一年半载,他也就回来了。
他们一同在巴丙顿道看了房子,雇了女佣,置办了家具。
一九四一年的十二月八日,港战爆发。
白流苏在战火纷飞之中惶恐万分,佣人差点被落下来的一枚炮弹炸死。
流苏以为自己没有命了,谁知道还活着。
范柳原因为船只无法开出码头,最后返回了香港。
炮火硝烟过后,范柳原找了一辆带帆布的军用卡车回来接流苏。
“街头轰隆隆驰来一辆军用卡车,意外地在门前停下了。铃一响,流苏自己去开门,见是柳原,她捉住他的手,紧紧的搂住他的手臂,像阿栗搂住孩子似的。”
随后他们一起回到了浅水湾酒店躲避炮火。
酒店也变成了战场后,他们只好躲在墙壁之下。
在那一刻,他只有她,她只有他。
他们侥幸躲过了一劫。
凭借这种患难经历,他们可以做10年的夫妻。
停火之后,他们在报纸上登出了结婚启事,战争成了恨嫁女的神助攻。
张爱玲说:“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这就是作家笔下从调情到苍凉的爱情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