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卢悦和卢猛姐弟俩成绩优异,学习上非常省心;待人友好,和朋友们相处得很融洽;两人十分乐观,凡事都能看到好的一面;姐弟俩很自信,谈吐自如,和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和他们交谈,感觉就像和水平相当的成年人相处。其实,他们一个十一岁,一个九岁。
人格发展的这么完善,真让人羡慕。不知他们的妈妈——我的同学馨施展了什么教育大法。
妈妈有力量的爱同学聚会,我和馨坐在一起,交流育儿理念,一旁的同学羡慕地说:“孩子这么优秀,肯定很受老师宠爱,在校没遇到过什么不公正的对待。”
馨笑笑说:“遇到过啊。”一般来说,说起这种事情,家长义愤填膺,声调也会上扬,但是馨的语调仍然云淡风轻。
在几个同学的要求下,她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和处理原则。
二、
卢悦上三年级时,考试成绩班内第一名,年级第二名,被班主任委任为班长,曾代表班级参加讲故事比赛。
每班要评选出两名优秀学生,将照片贴在教学楼门厅里。卢悦没被老师选中,两名成绩不如她的孩子上榜了。
她不解又失落,闷闷不乐地对我说起这件事,我当时也很气愤,老师这是什么评选标准?但是转念一想,或许不是根据成绩评选的,而且这已经成为我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了,牢骚发给孩子听只有副作用。
不想让孩子察觉到我对老师的不满,也不想让愤怒和厌恶蔓延到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所以立即调整自己的心态。更不想告诉卢悦你还需要努力,孩子这么小,玩更重要,不能要求更努力了。我这样跟她解释:你已经很优秀了,领过一次奖(讲故事比赛),这次是给没领过奖的同学机会。孩子一听,注意力很快就转移,跟我聊起了讲故事比赛的趣事。
三、
四年级下学期,卢悦很不快活,说:“数学老师上学期让我回答两次问题,这个学期过去两个月了,一次都没叫过我。我都不想上数学了。”我听了大吃一惊,因为这位老师看上去很和蔼公正。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女儿接着说老师常提问的几个人,他们的家长和那位老师关系很好,这在班级群里能看出来,平时我也有所耳闻。
这么夸张,这么明显的提点,让孩子都能看出来。真是!
我在心里叹一口气,当然不能把这些人情世故讲给她听,该童真时就得童真,过早了解大人间的事情非我所愿。还得维护这位老师的面子,不然,女儿怎么信服她?要是因此讨厌数学这门学科损失就太大了。
我对她说:“你每次都举手,老师知道你会了。老师要看看那几个同学会没会呢。以后,你只要会,还是继续举手,老师通过你的手就知道你懂了;不会,就主动问老师,她就知道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女儿点点头,上课一直高高举手,以至于后来,老师一周提问她两三次了。
我也懒得跟老师聊这事,毕竟自己家的孩子不可能永远遇到公正的人,先体验一下,把自己的态度放正就是了。
四、
不过,我不是所有事都放在自己家解决,得看事情大小,得看对孩子的影响,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卢猛有一回被老师莫名批评了。班里有个孩子摔破了头,老师没有调查清楚,以为是卢猛撞的,就大声呵斥卢猛,卢猛分辨,却被认为是推卸责任,不许他说话,还推到墙边上罚站。
卢猛回家就把事情原委告诉了我。我的大脑飞速运转,想:儿子被冤枉必须要澄清,这事关孩子以后怎么处理类似问题,还影响到孩子在权威面前有没有胆气,事情必须说清楚,是自己干得,就承担责任;不是自己干得,咱不背黑锅!
绝不能自己把事情消化了。
我扮演老师,让儿子把事情再说一遍,并提醒他声音响亮,眼睛注视着我的眼睛。儿子最初是抵触的,我知道他还在害怕,就表示会陪着他一起去学校找老师。他这才试着说了两遍,到第三遍时,他已经表现地很勇敢自如。当天下午,我们去办公室,由儿子主要陈述,我负责点头鼓励。他说完后,我拥抱着儿子对老师说:“卢猛今天很委屈。”老师诚恳地向我们致歉,他并不是坏,只是没弄清楚。从此对卢猛青眼有加,看到我也开始主动打招呼。
五、
听馨讲完,大家都在沉思。我发现,她在处理遭遇老师不公平对待的问题时,主要着眼点是孩子心灵的纯净、对学业的兴趣和未来的性格,而不是一时情绪的发泄,她是个有远见的妈妈。
经过这些事情后,孩子的内心会越来越强大,卢悦相信自己不上榜也是优秀的孩子,想想不被老师提问时照样高高举手,这是怎样的执着?而小卢猛,也有了和权威对话成功的经验。那位老师对馨敬重的原因,也是为她有事说事,说清楚就离开的态度所折服吧?
她冷静地处理孩子面对的不公平,硬是把负面的事情排除在自己和孩子的注意力之外。经她的手,这些坏事变成好事,他们出众的成绩、不讨好老师的自信和面对问题的乐观,都能证明馨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她聪明地将日常的不平事转化为两个孩子通往优秀道路的历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