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从家返回学校的动车上,我遇见了一群刚结束高考的毕业生们,他们与我隔着过道,不停的说着关于考试和旅行的事情,我默默听着,偶尔侧头看见他们脸上的兴奋,心里十分羡慕。每年高考时,微博上总会出现怀念高考、怀念青春的内容,我想这大概是所有经历过的人的共同情怀吧。
参加高考是四年前的事情了,还记得第一天考语文的那个早上,妈妈给我准备了鸡蛋和牛奶,我吃了两口后就放下了筷子,反胃、恶心的感觉让我的头开始发涨,整个人晕乎乎的
不是早饭的问题,是我太紧张了,人在紧张的时候会有很多种表现,会想上厕所,会出冷汗,会脸红,我第一次那么紧张,紧张到想吐。
但其实一直到语文考试结束我都没吐出来,准确的说,当我坐在考场的那一刻,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甚至开始有一点激动:我的人生就要在接下来的一笔一画间拉开序幕了
站在现在这个阶段往回看,高考就像是人生的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我未曾仔细思考过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是一个学生,高考就是我的目标,这个目标从我一出生就被赋予,我只需要坚持不懈的向它前进。
可是高考结束后就不太一样了,不再出现类似“只有好好学习才能…”的劝告,你有很多选择,你可以选择学术,也可以选择艺术,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在于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
在端午节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高考结束的第一天,叔叔就问我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专业,要好找工作,要适合男生,不要太难学。我看向弟弟,问他有没有什么喜欢的专业,他摇摇头又把问题重新丢给我。
高考结束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专业了,这个时候最需要你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但事实却是那时候的我们通常什么都不知道。最终我们会因为某个专业热门而选择,会因为家人朋友的推荐而选择,又或者可能我们会以为我们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要因为此刻的选择而限制我们持续寻找内心的脚步。
我大学时的专业是被调剂的,根本不在我的选择范围之内,然而现在我却在读着这个专业的研究生。
人生就是这样吧,你永远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但你至少要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
说实话,我刚开始来到专业时是很抗拒的,一心只想着转专业,但在一次学长学姐交流会上,我了解到一个学姐正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对很微小的物体进行三维结构的还原时,我对这个专业的兴趣有了指数形式的增长,虽然这种技术在现在看来已经很发达了,但对于五六年前的我而言,还是极具吸引力的。从那以后我开始接受这个专业,并使之成为我的生存技能。
高考之后,你会变得相对自由,有一万种可能性存在于你的身上,要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我本来是想学金融的,于是为了弥补遗憾,我在大二时申请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双学位。从那以后,周末的时间是没有了,大四还因为要准备两个专业的毕业设计而倍感压力,妈妈常劝我说反正你都要读研究生了,这个双学位对你以后找工作也帮助不大,实在辛苦就放弃吧。
的确,对于一个研究生而言,第二学位确实没什么用处,但如果重头来过,我还是会这样选择。不是做每件事都必须有意义,我们一生会做太多看似徒劳的事情,但所有的经历都在无形之中塑造着一个真实的自己。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能利用财务管理的知识管理一下老公的私房钱呢。
最近在重温一部美剧《疑犯追踪》,有一集中Finch为了保护目标化身为中学数学老师,课堂上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学圆周率π,这样一个看起来对生活毫无用处的数字,Finch的说法是至今为止我见过对π最美丽的诠释:在这串数字中包含着无数中可能的数字组合,你的生日、储物柜密码、社保号码都在其中某处,如果把这些数字转换为字母,就能得到所有的单词,你婴儿时发出的第一个音节,你心上人的名字,你一辈子从始至终的故事,我们做过或说过的每件事,宇宙中所有无限的可能,都在这个简单的圆中,至于用这些信息做什么,它有什么用,取决于你们。
人生就像是π,无限但不循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在其中寻找数字,但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数字是什么,而所有被选择的数字就组成了你的故事、你的人生、组成了你。
找到自己,是一个需要适度盲从、不断尝试的过程。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想要的是什么,还会因为某一个“喜欢”而拒绝了其他的“不喜欢”,这就像是你想要或者你以为你想要“1”,于是你一直从π中选择“1”,而刻意忽略其他数字。
然而没有哪个故事只由单一的字母构成,你是不是应该在那些不出现1的时刻,尝试选择一下别的数字呢?
我的性格有些内向,要让我自己选择的话上大学时我应该不会加入学生会,但是刚进入大学的那段时间仿佛身边所有人都在为了各个学生会的面试做准备、填申请,于是我也报名,还幸运地成为了学院学生会的一员。不出意料的是,我真的不太喜欢这样的组织形式,当了一年的小干事后我就退出了。
这样一次经历也算是寻找自己的过程吧,明确了对自己的定位与认知,顺便带走了我的现男友。
在高考之后,不论是进入大学还是走向社会,我们能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有许多机会、意外、惊喜等着与我们相遇,在你还不确定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不要轻易拒绝每一个可能性,去顺大流,去尝试,你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内心。
那天晚上弟弟发微信告诉我,他心里有些茫然,自己未来的人生要在这短短的几周内确定下来,而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大学专业确实重要,但要说我们的人生就此拍板倒也不至于,大学里不乏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的同学,但他们的人生都失败了吗?却也未必。
因此与其担心未来,不如把握现在,不要拒绝,勇敢尝试,去体会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毕竟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人总是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但往往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自知”,限制了人生的无限可能,找到自己就是要不断更新对自己的认知,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突破口。
再过几周就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阶段了,不论你选择了什么专业,喜欢最好、不喜欢也无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都不要停止寻找自己的脚步,愿我们都能走上花路。
END
文:豆一
图:Kyutae Lee
如果你喜欢,可以帮我点个赞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