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一起去养老院义诊,脑子里就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总是抓不住点。温馨?迟暮?无助?感叹?
好像都有,都可以写,就是没有感觉。
其实也并非一点感受也没有。只是觉得不管怎么表达,都没法周全。看着样式不一的轮椅、拐杖和叫不上名字来的辅助用具,我还是无法形容此刻的心情。就当流水帐先记下来吧。



这家养老院共收住了80位老人,能够自理的大约一半。我们去的时候,老人们像过节一样在大厅里等着。
“老人们听说今天你们要来,有3个人整晚上都没睡着觉!早早地就在院子里坐着往外看。”一个戴着围裙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说。
“很多老人刚开始的时候还会想家,过年的时候坚持要回家里,但是回去后,炉子是凉的,天井里的柴也只剩下一小堆,孩子离得远回不来,去年春节30个老人在这过的年。”养老院万院长说。
外间的义诊活动正在进行。
“奶奶,您的空腹血糖17.8,最近吃什么药?”“没有,”旁边的护理员说:“家里人没告诉我们她要吃药。”于秀英老人92岁了,自己说有吃药的,但也记不起吃的什么。
最有趣的人是刘五四老人,听名字就觉得好玩,肖医生刚给他测了血糖,告诉他“您的血糖很正常,4.9”,“啊?还要喝点酒?”刘五四老人侧着耳朵大声问道。我在旁边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最热心肠的是王奶奶,91岁了,柱着一支木制拐棍儿,很是热情地招呼我们,让我们快歇歇,喝口水。侯医生看了她的心电图,有些异常,就问她,最近是不是心慌,“嗯嗯,心慌!”是不是胸闷,“嗯嗯!胸闷!”她郑重其事地回答着。认真地像个小学生。当听说要吃药时,她伸过头问侯医生,“吃药呀?你们给吗?”,“得你自己买,不过你不用担心,一会儿我会把查体情况告诉你们院长,他们会帮你买。”但,王奶奶还是明白,药肯定得自己花钱了,她就追着侯医生问,“不吃不行是吧?”,她很希望医生说“行啊”,可是因为她的小腿已经浮肿,医生还是建议她尽快治疗。
因为突然来了这么多“外人”,老人们即使查完了所有项目,也还是围在周边,不愿离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