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的字句式结构
五言绝句“对句相救”原则

五言绝句“对句相救”原则

作者: 清风8351 | 来源:发表于2020-03-02 16:12 被阅读0次

“对句相救”

以五言而论,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可用仄声字。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括弧里的字,平仄两可。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第四个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如果用了仄声字,可以在对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办法是把对句的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孤平拗救”的规则,照样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类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规律加两个字。

举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孟浩然《裴司事见寻》)

以上两例,都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送远》)

以上两例的出句都是仄声。唐宋名诗中这样例子很多,在此不多举。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李商隐《落花》)

以上两例,不仅出句的第三、四字全是仄声字,而且对句的第一个字也用了仄声字。对句用了“孤平拗救”的规则。对句第三字的平声字,既救本句的孤平,同时也起了救上一句的作用。

再举几个七言的例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十”是入声)

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陆游《桐庐且泛舟东归》)

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方岳《梦寻梅》“七”是入声)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四首》)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对句相救”的变格形式,也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必须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很确切的,用时须有若干修正。

相关文章

  • 五言绝句“对句相救”原则

    “对句相救” 以五言而论,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

  • 练习

    一.,看下面的句子,指出是本句自救还是对句相救?说说哪里拗了,又在哪里救了。 ①.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此...

  • 如何看待“对句相救”中的“出句六拗,下句五救”?

    有朋友私信来问:诗圈中人如何看待“对句相救”式中的“出句6拗,下句5救”? 具体的拗句形式为“中平中仄平仄仄,中仄...

  • “晚晴”以文会友(33)

    主讲人:大老李 今天是五绝最后一次讨论,补充一点内容。拗救的另一种办法,对句相救。五言出句的仄仄平平仄 句型的第四...

  • 《简社》诗词学习:流水对

    授课老师:君诺 流水对,是近体诗中对仗的一种,出句与对句不同于工对宽对相互映衬的原则,流水对的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

  • 相救

    我的梦之相救 我和老三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一个青年说要帮我们带路,在一处有水的洞穴处想非礼我们,我们拼命挣扎呼救,...

  • 《简社》诗词课,流水对

    流水对,是近体诗中对仗的一种,出句与对句不同于工对宽对相互映衬的原则,流水对的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相...

  • 社课对仗练习

    今日对句: 出句:木叶知秋晚 对句:萧萧落庾肠 对句:乡心听雨愁 出句:几夜清霜秋色老 对句:千山落叶晓霜深 对句...

  • 出句: 楼空依旧招黄鹤(潇湘月夜)

    对句: 貌美仍然靠才华(佘利群) 对句: 夏热仍然逛景区(佘利群) 对句: 富有仍然惦旧人(佘利群) 对句: 景美...

  • 诗词天地

    五言绝句欣赏 诗词丨史上最美50首五言绝句,短到极致,美到心碎!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言绝句“对句相救”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ev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