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炼字之道散文美文
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

作者: 梧桐树边羽 | 来源:发表于2019-04-20 09:58 被阅读11次

“东边日出西边雨”这个句子出自刘禹锡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我们要搞清楚一点,虽然这首作品格式像极了七绝,实际上却并不是格律诗。

刘禹锡这个人,有才能、有个性,但在政治上比较幼稚,多次被贬。被贬到这里,没多久再从被贬的地方贬到另外一个地方,大概在外流宦二三十年。不过他倒是个性开朗,随遇而安,不但不郁闷,还成就了他另外一个艺术领域,就是对民歌“竹枝词”的开发。

竹枝词,是四川、湖北交界一代的民歌,刘禹锡被贬在那里,就学会了这种民歌的形式。他是个大诗人,自然就用竹枝词这种形式,来表现更广阔的题材,发展、提升了竹枝词,把这种新形式带进了士大夫阶层。

竹枝词这种民歌形式,非常接近七言格律诗。 除了平仄关系不同外,从字数、句数、用韵的情况来看,都很像七绝,有时候连平仄也与七绝相仿。

但这不是七绝,而是“竹枝词”。“竹枝词”和盛唐时期李白的“清平调”一样,都可以视为一种词牌。清平调、竹枝词,其实都可以看做词的起源的较早阶段。盛唐时期,就有了“词”的影子,至少“按曲填词”的形式就已经出现了。要往前追溯,乐府诗也有按曲填词的意思。

这证明了诗词同源,原本一家。只是诗渐渐上层化,音乐的多样化催生了词牌这种更加精巧、格式多样的文体。唐诗宋词齐头并进,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两朵绚丽夺目的烟花。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春风和煦,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点明了这首词的叙事角度。春景怡人,女子忽然听到江面上飘来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像投入江面的石子,打乱了少女的心思。

三四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用了绝妙的比喻来形容少女患得患失,忐忑不安的心思。这种喜欢上了别人,在歌声里也听出对方的情意却又不能确定的心态,像极了三四月的天气,明明东边太阳汪汪的,西边却细雨绵绵,让人心中不定,捉摸不清,又喜又疑。“晴”和少女的“情”原本毫不相干,诗人巧妙利用谐音双关找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写尽少女春思。

这就是最初的纯纯的爱吧。

唐朝诗风本来讲究的就是浅显描述后面的意味深长,这首“竹枝词”取自民歌,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用天气的多变来比喻初恋少女的心情,实在是贴切。历来受到读者喜爱。

相关文章

  • 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

    “东边日出西边雨”这个句子出自刘禹锡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12.19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 2018-06-21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忽闻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

  • 读诗习画(二十八)

    竹枝词 作者: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释: 竹枝词:巴渝(今...

  • 竹枝词

    《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 竹枝词二首·其一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

  • 喜欢这阴阳天空

    东边日出西边雨

  • 习字(4)

    竹枝词九首(其二)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 人心,人情,人言和说难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正所谓假做真时...

  • 听声音

    听语音 竹枝词二首⑴ 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mt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