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今天,我们596科技园的团队,能在国家的平台来汇报,倍感荣幸而形势逼人……’
会议室。当置身于戎装威武的陌生评审团,由衷说着这不曾打草稿的开场白时,‘596’这个代号,让我的内心一阵波海涛天,感觉灵魂在飞升,腾跃上云端。”
在我的文档,躺着一篇题为《穿越596》的如此开头的待续文章。这是在去年10月16日,带领团队去京项目答辩时记录下的跌宕起伏的心情。转眼大半年过去。这期间,浓缩了光阴四季的变幻,与历经生死的考验。曾经承诺——对自己、也对亲历者,会把这一段有幸参与的创业经历,书写,还原,呈现,不负大时代不负小梦想。回顾这一段不长不短的历程,闭关,是其珠线串联。从寒冬走向暖春直至初夏,曾多次闭关。有大雪纷飞时在单位一墙之隔酒店的集体鏖战,也有挥汗如雨在小区公寓房的独自苦炼。在名为“银河•596”的诺大科技园的星河谷小公寓,刷新了自我闭关的纪录——整整一个月。当时曾发朋友圈:“不写规划,不足以谈人生!不同时写两个规划,不足以谈生死!”以此为自己,也为团队打气。就其实,大半年时间,完成了三个“十四五”政府规划编制任务。对于新组建的实力有限的团队而言,可谓创造了难以自我超越的奇迹。闭关时,最大的活动半径,是从公寓房到办公楼,去处理一些不能迟延的事务。中间需要穿越占地750亩的园区。每每走在园区空旷的大道上,总有些恍然,以为是从当年596的特定历史,走向再创辉煌的崭新平台。些许激情豪迈,些许惶惑不安。踏着前辈铺陈的两弹之路,沉甸甸的脚步,不知将迎来,怎样的明天。正如,闭关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闯关,不知最终能否通关一样,惶然。穿越596的途中,有着拼尽全力的奔跑。时不我待,分秒在弦。时代的大潮,史无前例地席卷着这一方热土,坂上走丸,一日千里。没有停顿、喘息的间歇。一天忙下来,连回个信息的精力都难以为继,所居的环境,连一丝多余的声息都不能容纳。能量透支到极致。穿越596的途中,有着心灵拼图的疗愈。承接的任务,无论是时间保证还是能力支撑,都是挑战极限的局促。后墙不倒的性质,对个体而言,无异于一场场生死考验。拼图心灵的碎片,粘合自我的属性,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借助专业的疗愈,成为一路的护航舰。
穿越596的途中,有着人性冲突的撞击。大时代,大画卷,彰显着人性的大开大合。是乘风破浪,抑或裹步不前,是使命必达,抑或搪塞敷衍,世相万千,涌现精彩纷呈的答卷。置身于多种认知格局的冲击碰撞,受到叩问灵魂、安置初心的淬炼。穿越596的途中,有着暖心协力的画面。融合本是一项包罗万象、庞杂繁复的系统工程,需要举上下之力,汇内外之智,融通扶携闯关破难。一路得到多方的援助与及时的解困,军地协力,院校攻关,写下暖心动人的片段,凝结并肩战斗的情谊……闭关,是心路历程的自省,是人生使命的探寻,是庚续薪传的打拼。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经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对经历本身的察觉,与反观。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一些经历的片段,值得省察,书写与铭记。
596,是伟大精神的发源,是荣光使命的承载,是几代人梦想的家园。穿越596,从居住区到办公区,紧扣窗口前沿、桥梁纽带的节律,一路走来,从涪江侧畔,到天府之园,沿着“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历史足迹,走向星河汇智、协同创新的美好未来。《我的蓉漂2:穿越596》,希望这本书,以个体的书写,记录这一段,开疆拓土、穿越风雨的征途,安放亲历者共有的,星辰大海。
首部蓉漂散文集,我的蓉漂2正全力书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