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青椒计划2019开学典礼
一份力量+一份期待
安妮老师向我们分享了杨瑞清校长的笔记。那是行知小学诞生的日子——1985年元月10日。他说:时节虽还是严冬,我校却劲吹着春风,春风带来了一个新生命,江浦县五里桥行知小学从此诞生。接下来又是在1995年9月10日教师节那天的日记:我最大的心愿是为农民办一所真正的好学校,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
在这样工整又充满力量的笔记中,我对杨校长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心。我期待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钟杨校长的分享。希望从中感受到更多的力量,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鼓舞自己砥砺前行。
杨瑞清校长——南京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全国师德标兵称号。行知教育是如何形成又发展至今?让我们一起静静聆听。
杨校长首先鼓舞我们要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如何知行合一?如何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我们还需从杨校长身上借鉴经验。
杨校长说他是个幸运儿,在1978年有幸赶上恢复中考,后来考到晓庄师范读中师。他有幸遇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了陶行知先生,也因此开启了今后38年的教育奋斗史。
他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初为人师时的照片,那是一张和学生们的合照,那时候的黑白照片,却充满着回忆和感动。
为何杨校长要坚持乡村教育38年?一切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让我们一起走进陶行知,了解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
1911年就读金陵大学,1914年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伊利诺大学,191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研究生,遇到了博士生导师杜威先生-伟大的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毕业后回国在东南大学任教。但10年后,即1927年,他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辞去了大学教授的职位,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也许很多人都在想,放着大学里这么好的工作不做,自己创办学校。但是在学校创办的3年时间里,人才辈出。他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实验并逐渐成熟。但由于某些原因,学校被封闭了。之后陶行知先生开始参加抗日活动。他他未曾因此放弃他的理想,在1939年,又创办了育才学校。接着,还建立了很多学校。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教育奋斗。
陶行知先生说:“小学教师之好坏,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我记得一个地庙前写着一幅对联说:‘庙小乾坤大,天高日月长。’小学校便有如此气魄。”很令人感动的一段话,也成为了杨校长给自己打气的语言。也因此让我们不因自己教小学而放松自己。
陶行知先生最核心的思想,考过招教的老师都知道,那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还写过这样的小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写过名言: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先生提倡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可以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可以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解放儿童的时间,别让稻草把他们的生命塞满。解放儿童的空间,别让他们的歌声在宇宙中飘荡。既浪漫的语言。
陶行知先生的这些教育思想为乡村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去世以后,毛泽东主席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北师大第30个教师节讲话时,倡导做“四有”好老师:在这些理念中多次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要像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出娘胎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虽未曾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却和他“爱满天下”的理念想符合。
正式开启教师之旅——五里小学
实践陶行知思想的过程,给了杨校长很大的鼓舞。在中师为生期间,陶行知思想引领者杨校长。因此在毕业时杨校长有了自己的想法,放弃进城教书的机会,选择了地处偏僻、条件艰苦的江浦县建设乡五里小学任教。那是1981年。小学是一个年级一个班,附属一个学前班,8、9位老师,住在学校,用一个小煤炉照顾一日三餐。但生活中最大的困难却是买不到菜。只能每周步行去8、9里地之外的集市,每次买一周的菜。那时候不会骑自行车,也没有条件买自行车。农民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们灰头土脸、又年轻。于是传言中总说这些年轻老师都是别人挑剩下来的。但是杨校长和同事李亮一起,因对陶行知的崇拜,因对教育的激情,总觉得不服气,没有找到像陶行知先生当年那样住牛棚般艰苦的条件,嫌这里不够偏,不够苦。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工作非常投入,内心也是满满的喜悦。
一开始是希望办行知小学,很不切合实际,后来慢慢的沉下来心,带一个班,并且要求带一年级,把这个班当做是行知实验班。很幸运的他们遇到了一个好日子,那年的10月18号是陶行知先生诞辰90周年,在北京举行了纪念大会,会上打破了批判陶行知先生的气氛,恢复了对陶行知先生的崇高评价。1981年11月14号,陶行知的儿子陶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来到了五里小学,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指导。就在当天,得到了教育局的理解和支持。杨校长所教的一年级成为了行知实验班。作为这个班级的包班老师,肩负班主任的责任,教授38个孩子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思想品德。也成为了他乡村小学的教育起点,行知教育的起步和实验。
在这期间,农民门感受到了杨校长和李亮老师的好,在1982年,五里村农民自发集资异地新建校舍,支持学校。那年底,欢天喜地的搬进了新学校。两个小时相距不远,只有500米。虽然同样是一排平房,却给了老师们改天换地的感觉。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用行动报答农民的支持,教好他们的孩子。说要办出“最好的教育”,杨校长说,自己说这是句很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尽管今天还远远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但朝着目标走,是我们和农民最美好的愿望。
现在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工作得到了认可,这其中,发现乡村小学出成绩很容易被奖励。到城里教书或者提拔当干部,杨校长在1983年5月调任共青团江浦县委副书记,但是几个月后,这份工作的期待和虚荣心都被满足了,自己觉得还是要教书,还是要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思想,知道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农民看到这么大的决心,再次集资支持,两排校舍,相隔50米,建围墙。其中三分之一幼儿园,三分之二小学,也有了小班、中班和大班。花了10多万。在80年代初,农民自己的力量建设了这样四合院的校舍,校园内栽下了很多树。这在当时也是很大的创举。到今天为止35.36年过去了,老校园依旧保留着,一棵树也没有动。
行知小学+行知幼儿园
在农民的支持,上级部门的信任下,于1985年1月10号,行知小学和附属幼儿园——行知幼儿园正式命名。
在这里第一次担任校长,管理学校工作,也同时进行行知实验,在第一届行知实验班结束后,更多的经历投身到了学校管理中。那时候谋划学校发展中,主要面临两大问题:1. 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2.教师队伍长期得不到稳定。优秀教师提拔或进城教书,我们农村校长和教师是改变不了这种局面的,自己最好的伙伴李亮老师也因工作需要离开了学校。为老师们开欢送会,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充满疑惑,“大家都走了,我怎么办?”这是很大的考验和磨练。改变不了这种局面,能够改变的就是加快成长。下定就行让自己变的更有力量。“只有让横长的速度远远大于流动的速度,乡村小学才能有一支好的队伍”,因此又继续学校大专课程、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杨校长也收获着信心,鼓励着教师们一起学习。
在欢送老师的过程中有失落感,但是经过这样的经历后,有了新发现,这些出色的教师走出去也同样能够为行知小学争光。他们的新的工作岗位也可能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资源。如特级教师南京宝船小学的校长江和平老师;李亮博士成为了苏教版小语教材副主编,他们的学术能量回头推动行知小学的发展,比他们在这里起到的作用还要大。因此杨校长也建议乡村的校长对教师的调进调出要保持平常心,顺其自然。之后杨校长也有了这样的计划:留下来的加快成长,调出去的回来帮忙,乡村学校就有希望。
学会成长——
要读好行知这本大书、读好实践这本活书,读好生命这本天书。日常的生活中,则要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乐于动笔。也正如此,赶上一次机会,2004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中也包含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给了杨校长更大的推动。
关于成长,杨校长最想分享的是“盼头”两个字。盼头就是看到希望,发现意义,创造价值。人要学会有盼头。关于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传统的观念上认为要升官、发财、出名、成材。而选择做乡村教师,可能和这些概念无关。但陶行知先生给了我们指引,就是可以做人,在做人上下功夫,升官、发财充其量只是做人的附加品。因此要立足做良师,力争做名师。
反思之一:
新时代的乡村教师要学会成长。杨校长说:“学会成长在我的心中分量很重!”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更有价值,杨校长相信,选择走行知路,当乡村教师,同样可以找到生命成长的乐趣,同样可以创造崇高的生命价值。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呼唤一大批像陶行知先生那样的大国良师。
学会联合——
但是不仅要学会成长,更要学会联合。
作为行知小学和晓庄师范的第二附属小学,与母校之间建立了重要的联合关系。但是作为村小,更多的要关注身边的资源,比如稻园、茶园,学校附近的大山,都成为了教育资源。之前可能觉得条件艰苦,但是换个角度就有了不一样的想法。慢慢的拥有了3000多种资源,让孩子们更加注重生活体验。
接着,这样的教育资源开始被城市学生青睐。1994年开始,学校开始陆陆续续接待城市学生,城市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也提倡、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交往、做朋友。互相体验。这样的机会可以使得孩子变得更加勇敢、大方。
行知基地
1994年,在南京市教育局的支持下,行知基地成立。
小学生、中学生、初中生都过来体验,给他们新鲜的体验,影响越来也大,10年后,行知基地形成了新的宿舍楼,和周边农户建立了联系,摘棉花、差小麦、做研究性学习、看露天电影,篝火晚会。几十所小学在这里挂牌,共接待了40万小学开展实践活动。因此从村小联合发展到了城乡联合。
去年,被评选为全国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全国40家。全省共2家。
2001年,建设符合行知家乡风格的校舍。想不到20年以后时这样的。政府把周边9所小学先后撤并,班级多了,和南京教育局同步,实现了小班实践,逐步实现理念现代化、条件现代化,乡村的孩子享受了更优质的教育。当然真正的优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行知中心
2004年、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5年5月,迎来了新加坡南洋小学的学生,他们首次来行知小学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这些孩子在行知基地住半个多月,带他们走进班级,和学生交朋友,让他们体验乡土资源。附近的长江成为宝贵的资源,给他们开出了新的课程菜单。——体验中国文化:1.融进行知文化;2.亲近乡土文化3.触摸南京文化4.领略长江文化。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各项活动,体验中国文化。这一事件的照片也上了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为学校做了大广告。随后第二所、第三所、第三十所、五十所……慢慢成为了开放性的学校。接待了美国学校,运动员等等。后来学校被称为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全国共107所。和美国合作办的孔子课堂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奖。也因此有了更加深入的对话和了解。有一年美国校长带孩子在这里待了一个月,即使语言不通,但目标一致的时候,交流等就都不是问题了。家长和教师做对话交流,杨校长将此看成,为他们展示中国的美好形象的机遇,也把这些当做送上门来的学习。到2018年的十几年间,共接待100个国家,1万多名师生开展文化浸濡活动。从城乡联合提升到了国际联合。
学会联合——学校联合到城乡联合到国际联合,不仅带动了学校发展,课程开发也是联合的理念。2001年,邀请本地种荷花的农民租了150亩地种荷花,带学生参与,欣赏荷花。高考落榜生结果种出了1000多种荷花,几百种种睡莲。自己培育出了200多个荷花新品种,一年有二、三百万的收益。在学校造了亭台楼阁,荷文化长廊。成为了很多的资源。其中一种荷花,在不知如何起名的时候,推荐起名为“行知莲”,也作为了校花。它叫千瓣莲,一朵花有一、两千瓣花瓣。并且还有难得一见的并蒂莲。2010年,内聘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荷花项目的的首席专家,为中国馆先后种了2万盆荷花,用花期控制的办法,让第一批荷花在5月1号开始,最后一批荷花开到10月31号。大获全胜!之后又被邀请到台北为世界花博会种荷花。他即使世界荷花大王丁跃生。他是良师益友,就是因为做到了“终身学习、学以致用”。做到了,幸福的人生一定在等着你。
联合的思路,也开发了柿子树。大家一起种柿子、摘柿子、吃柿子、一起体验。也有茶文化,以茶会友,采茶、煮茶。
学校当时种下的树,如今都还在,杨校长浇水时,边浇边想,等树长大了,就可以更新课桌凳。现在用不着砍树做课桌了,成为了学校的景观,落叶成为茶田的肥料。就是这片小树林。成为了学校很好的景观。后来在王一梅作家手中,出版了纪实儿童小说《一片小树林》,获得冰心图书奖,也被列入了中宣部重点出版物。
反思之二:
“新时代的乡村教育要学会联合。一定要意识到自身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封闭办学是没有出路的,陶行知教育的精髓就是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整合资源。我们可以相信,身边有足够的资源,足以为乡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足以改变一所乡村学校的落后面貌。”
回到荷花园,很多人看花,有的喜欢盛开的荷花,也有的喜欢迟开的花苞。可是看学生就不是这样了,尽管口口声声说是培育祖国的花朵,却总有人在骂为什么别的花开了,你还不开,你要马上开,立刻开,再不开就把你掰开。这样的教育心态是要改变的。要学会花苞心态。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
于是有了第三个学会:学会赏识。
用花苞心态看学生,只有两种:魅力的鲜花和可爱的花苞。学会赏识应该包括:尊重人格(100%)、相信潜能(100%)、理解个性(100%)、激励优点(009%),包容特点(090%)提醒缺点(001%)。
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学会爱要包括1.达成被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聚焦;2.引导施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源泉;3.启发自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堡垒。教孩子,当老师,但学校,方法很重要,态度更重要。态度一遍,方法无限,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就会出现。
反思之三:学会赏识
新时代的乡村教师要学会赏识。教师成长,学校发展,课程开发,一切为了孩子。在陶行知先生的儿童观的启示下,我们意识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将落实在每个小孩子心田里。我们再也不能做天天骂花苞,日日掰花苞的蠢事了。
三个学会加在一起是很有力量的!会出奇迹的。8年前,学校获得1.3亿元投资,学校占地面积被扩大到300亩。扩建了行知基地,把乡里的中学并入,新建中学和幼儿园,更名为行知中学。
一路走来,我们需要寻找一样东西。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寻找,寻找一个能够准确表达学校办学理念,概括学校文化特征的关键词……在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生活教育等这些教育中寻找自己该叫什么教育,曾经起名的不留名教育等都觉得不太好。办教育不一定要花里胡哨的词,但如果要有,那么行知教育在合适不过了,行知教育具有四个含义,荷花是生命、需要生长、需要生态、需要生机。而行知教育就是在关怀生命(主体)、关注生长(过程)、关心生态(条件)、关切生机(评价)的教学。也因此,行知教育和行知文化的概念就更加清晰了。
同时在营造行知文化:行知文化广场、陶行知塑像。gan字的形成、吉祥物的设计(乐乐和淘淘),孩子们喜闻乐见,他也成为了和国外孩子交流很好的媒介,也成为了拍照流行的手势。
行知教育集团
2015年,组建行知教育集团。
总结:
杨校长对自己的描述:选择、坚持、自豪、感激。感激有一副巨人的肩膀,感激有一方肥沃的土壤,感激又一个伟大的时代。
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巨大的成长空间。
对自己准确的自我定位:1分选择99份坚持,1分自豪99分感激,1分成绩99分成长。他在这其中找到了这样一种感觉:辛苦就是幸福!疲惫就是陶醉!奋斗就是享受!
反思之四:学会担当
新时代的乡村教师要学会担当。去年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召开,总书记发表纲领性讲话;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昨天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政治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乡村教师责无旁贷,有一定大有可为!
陶城教授,时隔25年,重回校园。杨校长为留念照片作了一幅对联:并肩走在行知路上,携手创造精彩人生。横批:还能更精彩。
最后他祝愿青椒学员:走进新时代,还能更精彩。
个人感受
从一个只有一排教室、生活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到38年后的今天走向了国际联合的行知教育。是爱和行动的结晶。在38年的时间内,杨校长带着陶行知先生和自己的那份对教育的热情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开始。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者身上的光和热在一点点温暖着乡村孩子,也同时吸引着城市孩子。一句“做最好的教育”是他的目标,每一寸光阴是他践行自己诺言的见证。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为乡村学校做出更多的努力。正如杨校长所说,他从没想过,如今互联网带来了这样的机会。互加计划、青椒计划给了全中国很多教师免费学习的机会,也带给了孩子更多优质的课程和资源。更是那些资源极其匮乏的地区。如新疆喀什地区。正是互加网络公益课程,很多优秀的老师为他们量身定制课程,专门为他们上课,让平原地区、让中国看到了他们因教育资源缺乏而未被开发的潜能。
以知开启,以行见证。在行知路上,杨校长在不断的成长中不断反思,不断站在新的起点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行知。因此我们也要学会思考,不断地总结自己的不足,加以改善。同时更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并让它得以放大。在前进的路上,短暂的停下,是为了更有力量向前奔跑。
另一点令我感动的是:杨校长说他在五里小学时觉得那里的条件仍然不够艰苦。可是,就连现在的自己,我们读会偶尔抱怨现在的资源条件不好。杨校长身上就是充满着这样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我们的生活条件比杨校长那时候应该提高了很多很多倍吧,而我们却没有了他身上吃苦的精神。这也是自己需要提升自己的一方面。
第三点令我感触很深的是在身边的老师一个个被调到县城教学或升职这样的难题中,杨校长的心态让他看到了新的机遇。“留下来的老师加快成长,离开的老师回来帮忙”。改变心态,就是新的机遇。因此遇到困难,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坏事变好事。事情的发展的结果未必在当时就会显示出来,它可能会在很久以后才起作用。心态决定一切。
新时代,新机遇,知行合一,还能更精彩!让我们一起加油拥抱新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