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有点烦躁不安,年龄大了以后,好像除了本专业的技能还算可以外,在自己的行业能够混口饭吃,没什么压力。
但是想到迟早也会离开现在的位置,返回社会的日子越来愈近,本领恐慌的肌饿感随之增强。前些年想学吉他 ,休假的时候报了班,由于时间关系,只上学了4、5堂课,总算入了门,可是到和弦就卡住了,再加上多方面的原因自学的那股劲也慢慢懈怠下来,到最后不了了了之。后来又想学PS、学英语、简笔画、五笔打字,都是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没有坚持下来,感觉什么都会,可是却偏偏拿不上台面,有点书到用时方恨少的feeling。
最后连看书也是,看到别人推荐书就想买回来看,激动了半天看不到一半也束之高阁,买一本丢一本,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一种不良习惯延伸深一点,就是遇到困难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不能持之以恒,喜欢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搪塞,缺乏统筹协调的计划安排,工作推动不起来,开展起来较被动。
现在社会大的环境也是这样,人心浮躁不安,压力很大,主要是来自生活的压力,这其中来自房价的考虑是首当其冲的。所以社会的总体价值观念在扭曲,大家都忙着赚钱,这也本无可厚非。但是都想着怎么来钱快,赚块钱,怎么以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谋取最大的汇报。现在媒体、主播平台传导误导主流的价值观,以次充好、用劣抵优的产品来获取最大利润。某宝上假货,图片p的你怀疑人生,经常听说某某主播年薪百万,今天有卖了多少假货,你又买多少无用质量品质一半的口红。
真正停下来做产品、做企业、有传承的品牌不够多,静下心学习的有几个呢?大部分只看着眼前的利益和结果,忽略了过程和长远发展的眼光和格局。人与人的交往似乎在吃快餐,经常看到谁谁交往一个星期、一个月就怎么样的文章微博,好像一下子就找到人生中的灵魂伴侣。反正我是不相信这一套的、怀疑的,人一生中有二、三知己就已经谢天谢地,哪有那么多一见钟情,更多的是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不过是耐不住寂寞的心偶然看到一幅美不胜收的风景的自我赋诗式的陶醉。
静下心来品味生活的艰辛痛苦及折磨,不要着急也不气馁,一段时间就做一件事,贪多嚼不烂。每天在手帐上写下一天的计划,贵精不贵多,达成指定的目标,必然就会有成就感,坚持下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枯燥乏味的岁月,生活过得再凄惨,别失了本心。作为人走这一遭,不要太计较得失成败,也许人生自有定数也可能没有,遇到就别怕,不怕麻烦。步履不停,生命不息。
文章最后可以告诉大家一个走捷径的办法,就是按部就班的老看我日更就好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