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沟通的艺术职场菜鸟成长记
常见逻辑谬误之“稻草人谬误”

常见逻辑谬误之“稻草人谬误”

作者: 雷克斯 | 来源:发表于2021-06-18 23:23 被阅读0次

当观点被刻意歪曲时,往往最容易被打击。

前言


今天来跟大家讲一个特别常见的谬误 — “稻草人谬误”。

相信大家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种谬误,只是当时的自己不知道罢了。

其中的“稻草人”来源于巫术,一般在下咒时,把“稻草人”假想为需要下咒目标,从而在不需要接触目标的情况下对目标施法。

而在“稻草人谬误”中,“稻草人”则是被歪曲或是被放大的观点,攻击者通过攻击“稻草人”,继而达到打击对手。

案例


为了让大家能更深刻地理解,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

一天,小明老婆说:“今天晚上你来带娃吧。”

小明反驳道:“什么?怎么又是我来带娃?天天我来带娃,难道我就不用工作了,不用养家了?”

上面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稻草人谬误”,小明通过刻意放大带娃的时间,把一晚上的时间放大到每天。试图用没有时间工作的理由来反驳自己老婆对自己带娃的要求。

而小明老婆假如要反击,只需要统计好小明的带娃时间,并且一一展现在小明的面前,小明很难再有理由不带娃。

案例二

刚开始工作的小明收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份薪资。小明拿着这份刚出的粮,迫不及待地换来了一台他梦寐以求的iPhone手机,并发上朋友圈而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小明婶婶看到了小明的朋友圈后,便对家里人说道:“哎,这个小明真不孝,只顾着自己买各种奢侈品,也不孝敬孝敬自己父母。”

在上面的例子中,一条朋友圈原本小明仅仅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喜悦之情,却被自己的婶婶曲解为只顾自己享乐,直接给小明扣上不孝的帽子。

而如果小明要反驳,只要亮出给爸妈转款的记录(如果没有就乖乖转吧),狠狠地打才婶婶的脸。而至于《孝顺是否一定要给家人打钱》,这则是另一个论题,这里先不展开太多的讨论。

在这个案例中,其中最精彩的环节在于,婶婶只是利用了一个“稻草人”,就使得小明无论如何都要按照婶婶的方向走,成功带动了节奏。

可见,日常生活中“稻草人”的作用是相当的大,灵活运用有时候或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对“稻草人谬误”的一些个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并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见逻辑谬误之“稻草人谬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vl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