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谈楚人的那些事儿文字小驿
商鞅和孙膑,谁更是左右战国走势的英雄,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商鞅和孙膑,谁更是左右战国走势的英雄,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作者: 王俊杰猛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8:16 被阅读6次

简书 王俊杰猛

评弹历史:商鞅和孙膑,谁更是左右战国走势的英雄,当然是商鞅——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战国前期,魏惠王不量国力,接连向赵、韩两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但均为齐国的天才军事家孙膑所击败,太子被掳,主将庞涓自杀,魏武卒几乎全军覆没,魏国由此沦为战国时期的二流国家,直至灭亡,再难看到文、武二侯时的气象。

当是时,地处西方的秦国推行变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正欲东向,挺进中原。

商鞅以其敏锐的政/治眼光看到了齐国两败强魏给秦国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若待魏国恢复国力,秦国东进又将困难。

据记载,在齐、魏马陵之战的第二年,商鞅即上表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

商鞅这段说词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三点:

第一,魏国与秦国两国比邻,彼此互为心腹之患,自吴起侵占河西之地后,魏国据函谷天险,独善关河之利,强盛之时可以西侵秦地,衰落之时则可借函谷地利,退而自守,在两国竞争中,占尽先机。

第二,魏国近来被齐军两度击败,国力巨损,正是可乘之机,且秦国日益强盛,正可一战而雪前耻。

第三,函谷重地,天下的命门,秦国若能占据,进可东制诸侯,退可独霸关中,此为建立帝王之业的根本。

正是基于商鞅的分析,秦孝公决定拜商鞅为将,东伐魏国。魏惠王使公子卬率兵迎战。商鞅利用魏国屡挫于外,急于谋和的心理,因势利导,主动向公子卬示好,约定会盟后罢兵。公子卬果然上当,会盟之时,商鞅暗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并乘势进攻,大破魏军。

魏惠王数败于齐、秦二国,国内疲敝,只得遣使者割河西之地献与秦求和,并徙都大梁。

秦国至此又重新夺回了“河西”这个战略重地,形成了“被山带渭,东有关河”的有利态势,为进取中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秦国政/治家商鞅以其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时机把握,为秦国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并于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次道出了辅佐君主、定鼎帝王之业的追求,且提出相对的法令规范,为秦国的崛起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商鞅,其“开塞耕战”理论将战争的目的与生产的目的巧妙地结合起来,即战争必须为民众造福,使国家实力得到确实提升,为国家政/治服务,不能使国家和民族的得到实惠的战争就是浪战,是无谓地虚耗国力。

商鞅认为,对于战争而言,应讲求“胜敌一阵、拓土一分”,地广则更有利于农耕,发展农业经济;而对于农耕而言,应讲求奖励耕作,发展农业,农强则仓储充盈,更有利于持久的兼并战争,正所谓“胜敌而益强”。

齐国在桂陵、马陵两破魏军,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可谓是先秦战争史上的巅峰之作,孙膑将孙子的指挥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威震海内,其指挥者孙膑也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军事指挥家,兵家势宗的代表人物。

然而,孙膑虽有两胜魏国之名,齐国并无胜魏之实;商鞅虽以劫盟之计诡胜,却为秦国确定王者之基。

老子云:“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因此,商鞅对于所在国家的影响显得更为巨大而深远。“战”与“耕”就如同一部双引擎的永动机,给予秦国不竭的力量。在齐人还在力图恢复桓公故业的时候,秦人对于战争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正是秉承这一理念,才使得秦国在战国中后期的大规模兼并战争中,愈战愈勇,愈胜愈强,最终横扫六合,开创万世伟业。

孝公二十四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因商鞅变法中得罪贵族太深,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其逃亡至边关,欲逃往魏国,魏人也因其曾背信攻破魏帅,不愿收留。商鞅只得回到商邑,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仍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灭族,但秦国却延用其法而变得富强。

时至后世,儒家思想占据社/会主流,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受到压制,甚至连司马迁也对认为商鞅进行了并不完全客观的评价。

相关文章

  • 商鞅和孙膑,谁更是左右战国走势的英雄,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简书 王俊杰猛 评弹历史:商鞅和孙膑,谁更是左右战国走势的英雄,当然是商鞅——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战国前期,...

  • 一日一书

    大丈夫 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 试试吧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 20201107晨课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晨课:老子-务本。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6)

    原文: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所以大丈夫处在这些规律的敦厚之上位,...

  • 日精进335

    为人厚道, 不争不抢。 就是修养。 大丈夫, 处其厚, 不居其薄; 处其实, 不居其华。 想要收获成功, 首先要,...

  • 大丈夫居其厚,不处其薄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处其华” 这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意思是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

  • 日精进345

    厚德载物, 为人处世之道。 大丈夫, 处其厚, 不居其薄, 处其实, 不居其华。 真正的君子, 为人厚道, 心地善...

  • 远离那些聪明却不厚道的人

    《道德经》有言:“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待人之道,算计不如诚恳,精明不如厚道。 01 太过...

  • 今日|初四今日六则:最高级的聪明,是厚道

    文|VV行进中的鲤鱼 01 老子讲:“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真正让你觉得踏实、放心,愿意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鞅和孙膑,谁更是左右战国走势的英雄,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x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