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鸟朝凤》,网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贬的一方只是说剧本有点篡改原著,以及坚持唢呐是西洋传过来的,并不是我们的东西。说来说去,我更倾向于褒奖的一方,因为我觉得这部剧只想给我们传达两代人的技艺传承和对热爱的坚守。而这份不摇摆的坚守在如今的时代,却那么的难能可贵。
天鸣这位天分不高,但脚踏实地,坚守初心的人最后得到了师父的真传,而悟性很高,缺乏耐性,遇事不够沉稳的师弟未能继续向师父学习唢呐。师父坦诚,看重的是天鸣面对自己父亲摔倒流血,而流露心疼的眼泪表现出来的善良。天分不高,最后经过努力而学成的天鸣并不够支撑起这部片子的份量。片子的分量则表现在西洋乐的攻击,两代艺人对文化和技艺的传承。随着西洋乐的流行,观众的目光也相应从唢呐这门乐器到钢琴这类乐器转移,但师徒两人依然坚守把唢呐发扬下去。人们不再邀请他们演奏,从而生计不再支撑他们过活,但他们坚信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就算日子再苦,也不能让唢呐消失在自己的手上。这份坚守和传承不正是我们国家那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坚守的事吗?我想说的是,人各有爱,有喜欢钢琴的,也有喜欢唢呐的,也有喜欢秦腔的…那么一种技艺的存在自然有它的魅力,那么我们更应该持有一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的认同。当我听到我是歌手中谭晶演唱《九儿》时的场景,唢呐声不绝如缕,响彻舞台,那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这部片的导演吴天明更是现如今许多中国导演的前辈和伯乐,值得我们尊敬。唢呐是西传的,但它却陪伴着中国人这么多年下来了,那么就值得继续传承下去,就如同我们要传承我们的国学经典文化一样。
最后,坚持你喜欢的,坚持你心中的那份纯真和热爱,坚持你心中的那份初心,那么你就是Top one .谢谢你们的赞和评论,这也是我继续写下去的不竭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