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听到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
有一对父母利用假期出门度假,却发现几天联系不上自己的儿子,于是托朋友帮忙找一下。当他们最终听到儿子消息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跳楼。
这个消息让父母悲痛欲绝。他们的博士儿子一度是“别人家孩子”的典范,却在这样一个日子里,用一种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孩子抑郁了,可是父母从来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他们眼中的孩子开朗、活泼、积极向上,与抑郁一点边儿都挨不上,怎么可能是因为抑郁就结束生命了呢?
很多父母在咨询中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孩子看上去好好的,怎么会在考上理想大学、找到理想工作后,在生活看上去一切都那么美好的时候,说什么人生没有意义,说什么干什么都没有兴趣,说什么早知道要躺平,干嘛那么努力?
这背后,其实站立着一个从小到大都没有自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剥夺了这些孩子自主权,代替孩子行使他们的权利,久而久之,孩子逆来顺受,默默做着以为是他自己的想法的那些事情,他们很少有机会利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自己的事情,他们的大脑其实是长在了父母身上。
治疗师兼作家洛里·戈特利布写过一篇文章,刊登在《大西洋月刊》上,谈到了她的困惑:为什么她有那么多二十几岁的患者有着莫名其妙的抑郁症状,哪怕这些年轻人有着很棒的父母,而且还有着表面上很好的生活。这些患者的情况一直让她费解。“在学术研究中”,她写道,“临床方向所重点探讨的,一直是父母的养育缺失会如何影响孩子,从来都没有人想过要问,如果父母养育过度,又该怎么办呢?这样的孩子又会有什么问题?”
每位父母恐怕都还记得孩子刚刚蹒跚学步时那可爱的样子,他们极力想要摆脱父母伸过来的双手。父母明智地预见到,孩子很可能会摔倒,于是张开双臂,匆忙间在孩子有机会体验走不稳的结果之前,就一把接住孩子。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三岁时,孩子非要在炎热的夏天戴着棉帽子出门;比如五岁时,不由分说就给孩子报了他并不喜欢的兴趣班;比如十岁时,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了一件“有意义”的生日礼物,而不是他自己特别喜欢的卡牌;比如十八岁时,根据父母的研究结论,进入了一所不喜欢的大学,学了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专业。
我们会看到,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不可谓不多,疯狂加大投入的目的,无非就是希望能让孩子不受苦,希望避免孩子遭遇到困难,美其名曰少走弯路,直达目的,可是,人生是在上大学、找到好工作之后就一马平川了吗?
这些父母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避免让孩子亲自体验失败、痛苦和挫折,就剥夺了孩子韧性发展的可能。
一旦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遭遇挫折,他们将承受不起,因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从来没有得到过锻炼。
而另一个方面,父母这种付出,除了见不得孩子吃苦,内在恐怕还有一种一定要有被孩子需要的感觉。
有这样心理的父母,自己的内心有一个空洞需要填补,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当发现为孩子付出可以获得这样的满足感后,他们就会不遗余力地扑上去。
还记得那个被妈妈照顾得喘不过气来的朱雨辰吗?他妈妈就是这样一位利用儿子来修补自己的妈妈。
好在朱雨辰有一个可以宣泄自己的职业,好在他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反抗并成长了自己,好在成年后,妈妈对朱雨辰的影响只局限于三餐起居。但是,他懦弱的性格却被历届女友吐槽,是不争的事实。
朱雨辰父母试图指导孩子生活的时候,往往看到的是短期收益,而忽视了那些长期损失。
比如大多数父母关心的考试成绩问题,如果成绩对某些孩子来说造成了他自己解决不掉的压力时,那么他最可能做的事情就是逃避,而不是迎难而上。
父母往往幻想孩子在压力面前能激流勇进,但是孩子在没有进行锻炼之前,迎难而上仅仅是书本中的一个词汇而已。
有些孩子在父母的重压之下,选择逆反、对抗,默默地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还有些孩子是那种愿意好好听话的好孩子,他们的问题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呈现在成年的他们面前:如果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取得了成功,他们也会觉得自己虚有其表,自己并没有这样的真实能力,他们的成功压根儿就不是真的。
北大教授徐凯文就把这样的孩子称为患有“空心病”,他们没有明确的属于自己的目标,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内在动力,外界对他们的评价标准也是单一的,因此,往往在获得一定成绩的时候,感到恍惚不安,空虚无力,人生无意义感强烈。
这样一群孩子也就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进而成为一种病症。因为他们只是一个躯体,他们没有锻炼出为自己负责的大脑,没有锻炼出独立思考的大脑。
父母需要学会这样一句话:我相信你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明智的决定,就算不那么明智,你也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同时,父母要为孩子打好理想、信仰、价值观的基础,让孩子对生活充满向往,而不是满脑子的空虚无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