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春梅作为女人曾三易其主,这在古时不折不扣是个失节之人。但在小说最后,还是把这个小人物写成一个有情有义有担当的角色。
私以为,庞春梅堪比武松。一个为情报仇雪恨,一个为情知恩图报。但这二人的侠义又有很大不同。且看武松如何行动。
武松为兄报仇曾二度行动。
第一次,误杀被流放。
武松东京出差一趟,不料想,等他回到清河县时,哥哥一命呜呼而嫂嫂已嫁了别人。武松心中起疑,四处询问,最终得知,哥哥是被西门庆和潘金莲合谋毒害而死。他一怒之下径直去找正吃酒的西门庆算账,谁知西门庆从楼上正看见凶神恶煞的武松向酒楼走来,便知大事不好转身躲了起来。
武松上楼不见西门庆,迁怒于报信的李外传,三拳两脚将其打死,被迅速赶来的保甲捉拿归案,后发配孟州牢城。
第二次,报仇逼上梁山。
武松从牢狱出来,再次回清河县寻机报仇。结果此时此刻,仇人西门庆已死,潘金莲也被吴月娘扫地出门让被王婆子领走。武松借口娶潘金莲,将其骗至家中,剥其衣服,剖其胸膛摘起五脏以解哥哥被杀之恨以泄自己牢狱之恨。并将王婆子性命结果。随后,上梁山做了强盗。
从这两次关键事件中可见,武松勇有余而智不足,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且在杀人时不分青红皂白非常任性。
庞春梅也是个用情有义的人,在这点儿毫不逊色于武松。
她在得知潘金莲被杀后,三番五次恳求守备老爷将潘金莲买回府中,为了达到目的,和守备老爷说尽好话,甚至说,只要让潘金莲进门,她甘愿当老三。
庞春梅一介女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庞春梅这次并没有惊动守备。为什么?因为给潘金莲收尸极不光彩又有危险。给潘金莲这样名声不好又暴尸街头的女人收尸,肯定会连累自身,并且若是武松知道,再次返回其后果也十分严重,守备老爷和潘金莲非亲非故,怎会乐意担这种风险。可以说庞春梅非常明白这一点。
庞春梅还十分明白,自己此刻的身份不过是个得宠的小妾。庞春梅再得宠,在这件事上也不会随便使唤守备。作为一个下人,又经历过西门府的洗礼,庞春梅做事非常缜密,可以说每一步都经过仔细斟酌。
那么她又如何为潘金莲收尸呢。原来,她一直悄悄指使家人张胜李安打听事态发展,及时做出判断和行动。待时机成熟后,又出资让张胜李安好生埋葬潘金莲。这两人为讨好春梅,做事也非常地道,把潘金莲埋葬于守备老爷的香火院。届时,庞春梅陪伴守备老爷祭祖之时也可以顺便祭奠潘金莲。
如果非要在金瓶梅中找出一二义士,男则武松,女则庞春梅。但比较二人义举,也就是他们的行为看,一个是智取,一个是硬上。一个巧智一个鲁莽。
而作者对二人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书中说“武松这汉子端的好狠也。”也就是说,作者对武松的定位是一个狠人,虽然有情义却属实狠了点。而对庞春梅却颇多赞赏,除了知恩图报,通过写她和故主吴月娘重逢时的言谈举止,说明她虽然杀伐果断,却不是一个个性轻狂踩高拜低之人。这个阶段的春梅和在西门庆府时相比,有很大不同,可以说这是成长也是可贵的品质,尤其在金瓶梅中,这是难得一见的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