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十五
来自第八章《写给大家的学习策略》
P236
反思
我们在第2章讲过梅约诊所的神经外科医生迈克•埃伯索尔德,利用反思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手术水平。反思涉及检索(我做过什么,当时是怎么起作用的)与生成(下次我怎么做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让人在头脑中绘出形象,从意识上进行演练(如果缝合得密一点儿会怎样)。正是这种反思的习惯,让他设计出一种手术方案,不仅修复了病人后脑脆弱的窦组织,而且避免了结扎可能带来的组织损伤。
2009年,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曾奇迹般地将全美航空公司1549航班成功迫降在哈德孙河上。在他的个人传记《最高职责》中,反思这种学习技巧的威力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何时阅读他的自传,我们总能发现他在利用培训、个人经验,以及对他人的仔细观察,加深自己对飞和飞机操作的理解。从早年操作单引擎撒药飞机开始,到当上喷气式飞机驾驶员,甚至在进行空难调查时,他都延续了这种做法。在分析为数不多的航班迫降事故时,他会特别注意飞机的颠簸、航速,以及水平翼的情况。萨伦伯格机长积累经验的做法告诉我们,反思这种习惯不只是简单地衡量自己的经验,或是观察别人的经验,它最大的作用是通过生成、视觉化,以及心智演练,把意识调动起来。
「I,重述知识」
反思与复盘、库伯学习圈有哪些异同,TA的基本操作步骤有哪些?
相同点:都有检索与生成过程——都要回顾过去曾做过什么、怎么做的,基于此分析未来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有个新方案实施前的调整优化;
差异点:
但反思作为大脑复盘还多了视觉化和心智演练,也即要在头脑中具象化、调动意识完成实操前的反复、熟练模拟。
库伯学习圈的对象主要面向个人的先知经验,从自己的成败案例中抽象、概括出一般规则,但其重点是“圈”——对总结得来的规则必须进行再次实践和检验,从而循环修正、完善;而反思和复盘主要指截止在脑海中或纸面上对过去与未来回顾、预演过就算完成,不包括后续实操运用,更没有涉及验证环节。
反思的操作步骤:
检索:回忆当时发生过、做过一些什么,为何起(不起)效果;
生成:下次改善哪里、做些什么能更好;
心智演练(视觉化):主动激发自我意识,想象按生成的手法(方案)进行每一步、每个环节如何操作的全部画面,以及怎样调整、修正能更完美,一直重复这个步骤,直到有一天水到渠成、信手拈来。
「A2,规划运用」
拿出最近你才学习的一个新技能,比如RIA学习力课程,对TA进行反思。或者对本月的14天便签书写进行反思。注意在反思结束后,写一写你的收获和体会。
如何钻研一个法律细分领域?
一、检索:这半年来都在摸索,尝试过的方式主要有:
1、梳理法条——太多、来不及看、记不住、常识性的其实无需梳理、难以系统化、新法修订更新太快、而且市面上很多成熟的法律库(比如北大法宝)、难以实际运用到办案中(还是大海捞针、无从下手,而且人家APP有对应案例+配套法条匹配功能)。——有一个好处:能了解新、旧法的脉络和初步了解大概涉及多少庞杂的内容。
2、复习法考教材:——书本引用的案例太简化或者过时效、时间上只能断断续续——略微系统化(因为经老师编排、再加工)。
3、听课学习:点睛网、千聊、线下(如区司法局尚法论坛等)——良莠不齐,有的特别精细、符合实操急需,有的泛泛而谈甚至课件个别过时——但个别老师的实操表格模板、合同范本、甚至思维切入点都相当优秀,直接可以照搬使用。
4、非法律专业的辅助学习——包括英语、学习力、心理学等。——内容杂乱,涉及过广,也很零散,未形成运用,未走向搭建个人知识体系。——但有启发,对于大脑神经机制、认知塑造及心智模式(图式)构建等原理会从根子上促进学习方法论的修正和沉淀。
二、生成:
1、学会鉴别和挑选更为精准和有效的课程(件);
2、放弃法条梳理法和听课不做笔记、不二轮复盘的偷懒行为;
3、从《认知天性》、《学习心理学》等符合心理学原理的内容开始,付诸A2,真正践行,持续兴的,循环改善;
4、继续已经在做的婚姻法领域积累,同步开始下述三个部门法实务的自学。
三、演练:
以近日省律协集中培训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劳动法及刑法律师进阶实务为例,摘要如下,具体过程略。
1、如果我结合婚姻法当事人《接待笔录》+西湖区劳动争议仲裁委的要式申请书,再制作一个详细的劳动法业务《面谈笔录(含时间事件关系表)》,是不是立马有用?
2、如果我用项律师、朱律师打造风险告知防控条款的产品思维来编制建设工程施工单位的法律顾问的报价单、合同范本,会不会更好?
3、如果我把罗律师、戴律师的鉴定做法与质证技巧借鉴到刑事辩护和劳动法、道交法同类程序中,是不是也一样有效?
4、我所经办或了解过的案子,能不能进行一次复盘和针对请求权基础确认的梳理?
5、我的专业化道理理念是不是听
……
至此,《认知天性》14天便签输出学习结束啦,在阅读和设计便签的过程中,让我对学习这件事有了更多的认识,尤其结合知识思考改善了我的一些课程设计内容。你呢?有哪些收获呢?
学习,是我们终身的事情,祝愿大家运用本书的学习理念,让自己成为自己心中的那名专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