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秦腔情

作者: 醉心轩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00:41 被阅读67次

    李 彪

    小时候,每逢庙会总会有大型秦腔演出。那时候我小到不知道我看的是秦腔,也就不必再提是哪个剧团在演出了。只是大人们把我架在肩膀看戏的情景,还时不时的会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时候看见整个舞台花花绿绿的一片,我就对此产生了一种美感。尤其大花脸的高亢激昂,是我一分钟都不能耽误的看点儿。

    不知何时“秦腔”这个名词就从我的脑海闪现了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看点更加广泛了。那些武戏中演员们超高的演出绝技,扎实的表演功底令人叫绝。当看完一出《金沙滩》后,我就带着一帮小朋友,在我的小院子里模仿那精彩的表演,这便是我童年记忆中最快乐的游戏了。

    后来,我知道外爷也是一名秦腔演员,他每年都会在农闲的时候外出演戏。外爷从来没有在国营剧团演过戏,每次都是在私人剧团演出,哪个团长有演出,就到家里来找他。因为那时候通讯工具没有大量普及,外爷家境贫寒也没有装座机,就只能如此。在秦腔行当中把这种演出方式大概就叫做“搭班”。

    可我十岁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外爷的演出,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年,外爷家村子里办了个业余戏校。戏校只是为了能让本村的人能过个欢欢乐乐的新年而学戏。这时我才知道了外爷是一名花脸演员,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之后,再从外面请来了一部分演员和乐队师傅,就组成了一个戏班子。外爷自然就是戏班子里的主力花脸演员了。记忆中,外爷拿手的角色有包公、魏虎、韩昌、秦英、二郎杨戬等等。

    当时我就已经对秦腔非常喜爱,大概是因为欢闹吧。外爷村子的那个排练场上,除了各位排练者的身影影外,自然少不了许多小孩看热闹,我也是其中一员。我们这群小孩儿,时不时的会被撵在门外,因为那时候很小别人家的孩子被撵后往外跑,我自然往外爷的怀里跑。当外爷不在时,我便会和别的孩子一块儿跑出去,然后找外爷叙说委屈。外爷听了自然生气,就会找他们说理。从此以后,在排练场别的孩子被撵走时,我自然会作为特例被留下来,而且每到正月正式演出时在舞台上也有如此的情景,可我总是借助外爷这一层关系留在舞台上看戏。

    由此我对秦腔的喜爱就逐渐加深,后来我到县城读书,每听到县城周围哪里有秦腔演出,总会设法想方去看一两场。记忆最深刻的有三次,一次是国家一级演员,西北花脸王张兰琴老师随团到我们县城演《铡美案》中的包公,那时候我上小学五年级,从头到尾看完之后不由人惊叹叫绝,至今我都不知道当时那种享受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第二次是初中的时候,听说张兰琴老师要随团到我们县城演戏,从来不喜欢秦腔的哥哥,由于张兰琴在秦腔界的影响力之大,要与我一同去看戏,当时也演的是《铡美案》,可是张兰琴只演了后两场。由于戏场观看演出的人员太多,前呼后拥。当包公出场时,哥哥得知不是张兰琴老师后,加上过于拥挤要叫我回家,可我不想错过观看一次好戏的机会。于是,坚持看完了整个演出,果然我发现演出前后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我还发现我从舞台的最前边已经被挤到了中间。第三次是上高中的时候,国庆节放了七天假,我看了七天戏,作业一点儿也没写。那次回学校我是鼓了十足的勇气。回到学校后,我借用晚自习的几小时便完成了七天小长假的作业。

    俗话说“看上三天戏还想跟着戏子去”,那种看戏的心我还真是收不了。2014年在外地上学以后,就再没有很多的机会去看戏,就连看外爷的演出也只是记忆中的事了。

    从2014年上了高职院校后,我就后悔选错了专业,一直觉得很郁闷,参加了工作更是如此。因此我在心情极差的情况下写了一首打油诗。如下:

    阴雨连绵愁在心,

    何时重见当年勇?

    一片天地为苦海,

    恨不当初做伶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秦腔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wr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