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郭召良:人格形成的因素—生物学基础

郭召良:人格形成的因素—生物学基础

作者: 鸿蒙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2-11-18 09:42 被阅读0次

人和人之间是生而不同的,即使是双胞胎,也存在差异。

养育几个孩子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和孩子之间秉性不一样。有的孩子活泼,有的孩子安静,有的孩子需要很安静的环境才能入睡,有的孩子则在吵闹的环境中也能入睡,也能睡好。

这些先天因素决定的、呈现在婴幼儿身上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特点,在心理学中通常被称之为气质

具有不同生理基础(基因、遗传素质)的孩子对待外部环境的先天反应倾向是不一样的。

在面对危险时,有些个体倾向于逃避,有些个体倾向于攻击,有些个体可能倾向于静止不动。

这些外显行为或策略上的差异,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每种方式在特定情境下可能都具有生存价值。如果这种倾向性固化下来,并广泛应用在不同场合中,就可能导致人格障碍。

例如,回避型人格障碍也许就会有如此表现: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批评情境,个体都秉持一种退缩或者回避的倾向。

面对相同压力或危险,有些个体得病,有些个体就没有得病;有些个体某种情形下生病,在另一些情形下就没有生病。

对于这种想象,从生物医学的角度看,不同的个体由于生理基础(基因或遗传素质)的差异,形成了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素质。具备这些易感素质的个体,遭遇压力或危险时,要比没有易感素质的个体更容易生病。

按照这个观点,我们可以发现人格障碍患者有着认知方面的易感性:

依赖型人格障碍体现为对外界爱与安全的丧失很敏感;

自恋型人格障碍体现为对自尊、对外界的伤害很敏感;

表演型人格障碍对未能获得外界他人的关注及情感保护很敏感。

虽然我们讨论了个体生物学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决定了个体反应的先天差异和对各类问题的认知易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生物学基础就决定了某人会成为人格障碍患者。

个体的生物学基础不是人格障碍的决定因素,它只是个体人格障碍形成过程中的背景因素。它只说明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罹患某种人格障碍而已。

至于个体是否罹患人格障碍,最重要的还是重要他人和创伤事件。

相关文章

  • 郭召良:人格形成的因素—生物学基础

    人和人之间是生而不同的,即使是双胞胎,也存在差异。 养育几个孩子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和孩子之间秉性不一样。有的孩子活泼...

  • 郭召良:人格障碍的形成因素——内部心理过程

    人格是个体在与重要他人互动中,在经历一系列事情中形成的,人格是个体与他人互动的结果。 人格障碍的形成,一方面是扭曲...

  • 论题专栏

    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一,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形成的因素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结...

  • 郭召良:情绪三因素模型

    情绪三因素模型,指任何一种情绪都包含认知、行为和生理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两个要素...

  • 郭召良:人格障碍诊断

    我们以个体的为人处事方式来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如果这种为人处事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令人(自己或他人)感到痛苦,并...

  • 郭召良:抑郁障碍的中介因素

    从常识的角度,我们都知道仅凭这些生活事件因素是不足以引发抑郁的,抑郁发作有其内因,这个内因就是患者的认知信念(或观...

  • 郭召良:抑郁障碍的诱发因素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抑郁症的发作与神经生物学因素相关,但这是否意味着,它和社会及心理学的因素没有关系呢? 事实并非...

  • 郭召良:人格与人格障碍类型

    我们每个人不会以相同的方式与人相处和做事,人和人之间存在为人处事方式上的差异。这种为人处事方式的差异是由个体的核心...

  • 郭召良: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跨时间维度、跨情境稳定的为人处事的习惯化行为方式。这种习惯化行为方式被称为人格特征。 如...

  • 郭召良:社交焦虑障碍的维持因素

    01.负强化与安全行为 社交焦虑患者在社交情境中体验到焦虑情绪后便采取某种行为来避免焦虑情绪,比较常见的行为就是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召良:人格形成的因素—生物学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mm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