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与214

作者: 延平延微 | 来源:发表于2022-02-05 23:03 被阅读0次

    今年春节的主题是什么?

    疫情影响,诗和远方没有了。不知你是怎么过的,反正我是看了四部电影,外加两场足球,一场国足输给越南,被人骂得体无完肤。另一场是中国女足战胜了世界冠军日本,感动了全国人民。

    有一部电影叫《狙击手》,根据抗美援朝真实事件改编,张艺谋导演亲自操刀用细节还原历史,讲述了狙击5班战士,为拯救战友,保护重要情报,克服艰难的自然环境,尊重历史,用手中的简陋武器战胜强大对手的故事。

    影片没有狂轰乱炸的大场面,更多的是狙击高手之间斗智斗勇的真实细节,在实力差距如此悬殊的战场上,面对狡猾的对手,如何用有限的弹药完成艰巨的任务,对每一个年轻战士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便有如此之多的困难,战士们依然凭借着智慧和毅力,战胜了经验丰富的对手,这一点很让人感慨和感动。

    朝鲜战争进入1952年后双方阵地进入拉锯战状态,为大量杀伤和消耗联合国军有生力量,1951年1月29日,志愿军司令部向前线守备部队发出命令,要求全军范围内组织特等射手,对联军单个目标进行射杀,5月起扩展成全军范围内的狙击运动,8月起炮兵也加入其中,最终形成全军性的冷枪冷炮运动,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电影《狙击手》,讲述的是一名狙击手,凭借一把莫辛纳甘步枪,32天击毙214名敌人,把美帝联合军打的爆头鼠串,一跃成为中国的狙击之王,他叫张桃芳。

    1951年,他还是一个20岁的小伙子,报名参军后度过了三个月的新兵集训,训练中他连开三枪,居然全部脱靶,因此连长嘲笑他吃了三个大烧饼,紧接着他被分配到了24军员赴福建剿匪。

    战斗结束后,24军接到上级命令,出国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达。张桃芳便跟随部队第1次进入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但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被连长嘲笑他吃了三个大烧饼的新兵,会成为“狙击之王”。

    在双方谈判的战争僵持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依靠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根本没把咱们志愿军放在眼里,他们大张旗鼓地修建沟壕,三五成群,拉帮结伙,躺在地上晒太阳,然而这一幕却被一个人看在眼里,他就是当时的24军军长兼政委皮定均,因为脾气火爆,大家都管他叫皮老虎。在当地下达命令,从各个阵地选拔4名狙击手,给予敌人最致命的打击而求班的。

    同时,志愿军总部在1952年1月29日发出指示:“在与敌对峙状态下,对敌之小群目标及一般目标,每日指定值班的特等射手专门寻求射击目标,这将给敌人甚大杀伤。”

    这就是所谓的“冷枪冷炮”运动。

    张桃芳这时意识到机会终于来了,可当时选拔狙击手的条件非常苛刻,更何况他曾经打出过三个零环的脱靶成绩,但在困难面前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不分白天黑夜地严加苦练,白天他在胳膊绑上沙袋练习稳定性,晚上还利用飘忽不定的火苗,模拟靶体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苦练,张桃芳终于入选了9班的最后一名狙击手。

    他的最佳战绩就是:利用一把没有准星的莫辛纳甘步枪,为期32天共消灭214名敌人。

    这个春节,张艺谋导演的最新电影《狙击手》,首次把张桃芳这个狙击之王搬上的银幕。

    在这部《狙击手》中他大胆启用了很多新人用来还原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年轻战士,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新人演员,为了这部电影提前半年封闭训练,从体能格斗再到射击,进行多重磨练,两个月来,可以说每天都在挑战体能极限,冰天雪地的实景拍摄,零下二三十度的摸爬滚打,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眼神中都透露着青涩与坚韧,全方位的还原了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写照。

    这部电影主要围绕了一个小团体展开叙述,在抗美援朝冷枪冷炮运动的背景下,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疯狂围剿下,年轻的战士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在敌我军备力量差距悬殊的情况下,战士们为了保护情报成就,依靠着信念与智慧,最终拿下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繁华盛世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院致敬最可爱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2与2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pe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