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叫臣死
乾隆命令刘墉跳河自杀,刘墉半柱香后回来对乾隆说了句话,乾隆立即改变主意,为啥。
首先乾隆让刘墉跳河,本就是考验他的应对能力,并不是真的让他去死。
如果乾隆皇帝想整死刘墉这样的大臣,完全可以用赐他白绫赐他毒药等各种方法,未必让他去跳河。
明清时候皇帝想要整死大臣简直太轻而易举了,在民间和刘墉纪晓岚齐名的明朝大才子解缙,也是的一个以机智闻名的人。
小时候,解缙家对面住着一个财主,财主家种了一片竹林,解缙写对联曰:
门独千杆竹,
家产万卷书。
对门的财主一看,你个穷棒子,竟敢用我家的竹子做对联,命家人把竹子砍短了,一棵竹子都不能露出墙头。
第二天财主一看,解缙家的对联加了一个字,改成了:
门对千杆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财主一看更生气了,穷小子和我杠上了是吧。
命人把竹子连根都刨了,拉着从解缙家门口走一圈,让他看看竹子没了,短的也没了。
第二天再一看谢解缙家门口,对联没摘,只是又加了一个字:
门对千杆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这段故事叫《解学士》,是刘宝瑞说的单口相声,当年和《官场斗》一起听了无数遍,那时候郭德纲还没有出名。
解缙怎么死的?
永乐八年,解缙进京汇报工作,恰逢朱棣北征蒙古,于是解缙按照程序觐见了监国的太子朱高炽。
和朱棣一起远征的汉王朱高煦得到消息后,和朱棣说:
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解缙就是瞅准您远征的机会才回京觐见太子的,见了太子他也不等您回京就走了,明显没把您看眼里啊。
朱棣大怒,以无人臣礼的罪名,把解缙逮捕下狱。
五年后,有一天朱棣翻阅卷宗,看到囚禁犯人名录中有解缙的名字,问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
缙犹在耶?
解缙还活着呀。
纪纲心领神会,当天夜里解缙就被埋在大雪之中活活冻死。
所以皇帝要大臣死,真的不用搞那么多噱头说辞,君教臣死的意思是有时候皇帝连一句话都不用说,自然有人给他办的妥妥当当的。
所以刘墉和乾隆这个故事注定只能是传说。
2,故事里的事
这个故事编因为编的巧妙,流传很广,成了单口相声中的经典桥段。
后来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也引用了这段故事,不过只是一笔带过,没有按照传统相声浓墨重彩的渲染。
这段故事大致情节是这样的:
刘墉仗着其聪明经常把乾隆和和珅搞得下不来台,和珅鼓动乾隆,让他杀一杀刘墉的威风,让他吃点苦头,于是有了让他去跳昆明湖的桥段。
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
如果刘墉真跳了,未必真让他死,但是可以灭一灭他的气焰,以后他想再依仗聪明戏耍和珅,让皇帝承认自己偷坟掘墓时,和珅和乾隆就可以拿跳湖这事儿来恶心他。
刘墉当然没跳,他在外面转悠了一圈,回来和乾隆说:万岁,我在湖里看见一个人,他不让我跳。
乾隆自然问:你看见谁了。
刘墉说:我看见了屈原了。
乾隆问:屈原和你说什么了?
刘墉说:万岁爷,屈原托我给您带个话,他说自己保的楚王是个昏君,走投无路才投江自尽。当今万岁您英明神武,你刘墉不应该来湖边溜达,万一失足落水岂不让皇帝蒙上枉杀忠臣的罪名,成了千古昏君了吗。所以我赶紧回来问问万岁,昆明湖我还跳吗?
乾隆一听,还跳啥呀,一跳自己就成了楚王一样的昏君了,算了别跳了,朕赏你个扳指压压惊。
3,和珅和刘墉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刘墉考科举时就和和珅结怨了。
历史上刘墉在乾隆十六年参加殿试,考了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这一年和珅一岁,当然无法和刘墉结怨。
刘墉和和珅第一次有大的交集,大约是乾隆46年,查办山东巡抚国泰贪污一案。此后和珅刘墉都在朝廷为官,眼见和珅权势日隆,刘墉则一改年轻时刚正不阿,眼里不揉沙子的风格,变得应付差事,得过且过和朝臣皇帝相处惟以滑稽悦容其间。
后世那个诙谐幽默的刘罗锅大约是这时候炼成的。
在京城任职期间,刘墉小错不断,乾隆经常下旨申斥他,有时候把他的官职连降几级,这就是相声中张成刘安经常调侃的:老爷您又把官丢了?
从乾隆四十八开始,刘墉因为小错不断,官职如坐过山车,起起伏伏但是他却始终高居京畿,从没有被乾隆贬出京城过。
我总觉得的刘墉是乾隆留的一手厉害的棋,为的就是制衡和珅。
==========================
文:薛白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