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以写作为刀琢苦难为器

作者: 贪痴舍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22:24 被阅读0次
《我与地坛》--以写作为刀琢苦难为器

初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还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少年,时光一晃,我已经从青春懵懂的少年步入老成多思的中年,再读《我》时依然热泪盈眶。

青春年少,梦想的悸动和学业的压力,给了我无法平抚不安和噪动,一张张模拟试卷过后,无法排解烦恼的情绪让我彻夜无眠,而学业苦闷的倾诉换来了爸妈的唠叨,更让我有了想要出走的冲动。幸运的是表姐察觉出来我无声地对抗,她将这篇文章推荐给我看,并告诉我定会有所收获。

半夜人静,打开台灯,小心读完。其中的很多章节我都反复细读,到现在还能记得个别句子,“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的灿烂。”“这欲望有怎样的一个人间大名,大可忽略不计。”如果说青春的我,有一腔热情血在苦涩沉重的压力之下,如同困兽般无助,《我》便以深沉苍凉的爱和对人生豁达深邃的思考,让炙热的少年莽撞获得平静。当年我以“一个人去报复一场阴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杀死”的负气与不想让父母再担心的决心,暂压了一个18岁少年对自由的渴望,也看淡高考的压力。

如今再读《我》时,自己已为人母,“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都是要加倍的,”刺痛了我这个还未报父母恩情的母亲。当年少不知事,对父母的严格反感抵触,不愿与他们深入交流,从没有对他们说过感谢的话,如今虽已步入社会、结婚生子,还没有离开他们的资助与关怀,在父母日渐花白的头发和一刻不离的深爱之中,我的愧疚与日俱深。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招他回去”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深痛怀念。苦难是毒,若拿它来对付自己的孩子,几乎所有的母亲都会选择一饮而尽。母亲面对苦难的勇气和伟大的坚韧,也成为史铁生今后人生路上诸多磨难的引路明灯,随光阴流转,光芒四射,让行进在人生路上的儿子不敢懈怠,不言放弃。

在20岁最年轻美好的年华,忽地残废,饱受病痛摧残,史铁生对生死、命运、欲望、写作做出了终极思考。在地坛里徘徊的15年,他几乎如同一个隐士,隐没在地坛深林幽静之处,四季更替、日落云散、叶飞虫鸣、生长凋谢的岁月细索,都在他的心底留下痕迹,成为他传奇一生的底色。

正是在这段日子里,写作是他对苦难的回击,写作更是苦难的给予,而作品被大众接受反过来也抚慰了命运如此多舛的史铁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在以后的很多作品中他都提及他在地坛的时光。“活着不是为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在苦难面前,也许没有人躲过选择死亡的念头,参透了死亡与苦难,写作遍是一条通往解脱的大路。在必定来临的死亡面前,每一天的余生都以专注写作来驱赶痛苦,玩命写,中其魔障是甘心情愿的臣服。

而与写作为伍,注定要落入思想不断冲撞、灵感枯竭、自我否定的纠葛,“随时可能完蛋的感觉完蛋本身可怕多了”,写作这条路上的种种自我质疑和创作痛苦,史铁生注定要多过正常人,但越是命运曲折,越能激发出生命的力量。

他总是将写作的痛苦与死亡作比较,经历了多次死而未死的不幸,他才能以一种勇者无畏的精神面对写作,“我得先把自己杀死的市场上”。连他的看惯了生死的主治大夫也感叹:“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命运的不幸,并不能击垮他精神的刚韧,史铁生以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完成了大量作品,获奖众多。

在苦难面前,有人丢盔卸甲,仓皇度日,有人以勇气为剑,厮杀疆场,拼个痛快。命运给史铁生的苦难太多,他却以写作为刀,将苦难雕琢成件件精品,化为照亮写作路途的点点星光。

相关文章

  • 《我与地坛》--以写作为刀琢苦难为器

    初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还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少年,时光一晃,我已经从青春懵懂的少年步入老成多思的中年,再读《我...

  • 苦——《我与地坛》

    断断续续读史铁生的《地坛》,第一页都翻了三遍了,还没看完那本书,第四遍的时候,我决定从最后的《想念地坛》开始看。 ...

  • 成大器者,必逞其行 - 草稿

    天命自持一刀 以尘世为俎 鱼肉万物,不一而足 以砌成器,以琢而精 以物服物,冥顽者,复降之 天降大任于世人也 苦其...

  • 《我与地坛读书》分享之二。

    我今天继续在读《我与地坛》,会觉得好的文学有时候是苦难结出的花朵吧,史铁生写地坛、写母亲、写熟人、写朋友...

  • <我与地坛>

    好久没静下心看一本书了,总是半途而废,这次希望以每天在此更文写随笔的为记录好好看完这本<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一...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

  • 《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

  • 慧净上人:有心弘法者 当如是

    劝勉法语: 以和为贵 以忍为高不以苦为苦 不以难为难为弥陀尽形寿 为弥陀献身命为众生挡地狱 带众生归故乡 问:上人...

  • 木为器,匠于心,传世代

    《诗经·卫风·淇奥》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以 木 为 器 中国家具文化,经过千年的“琢”与“磨”,从文人...

  • 01《我与地坛》结构分析及片段仿写

    《我与地坛》一 ——史铁生 主题: 通过描写地坛与我家很近,自小我就去地坛里玩耍,瘫痪后更是与地坛形影不离,地坛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地坛》--以写作为刀琢苦难为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wa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