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视感与精神分析的纠缠

作者: 哈勃 | 来源:发表于2017-07-30 13:01 被阅读28次

    今天我想说“我是谁?”这个问题,也就是自我意识的来源。这当然是哲学和科学的一个中心问题。问题的微妙之处,并不仅仅是问我是谁。而是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模模糊糊却无法说清的感觉,似乎有个东西把这个身体当作我,我其实想问的是:那个东西是谁?而不是这个身体。

    首先,被当作自己的,的确不一定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这已经被许多实验证明了:

    例如,上图的实验者,通过一个摄像机从背后观看自己,于是从视觉上,他觉得自己存在于身体以外,可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引发“灵魂出窍”,也就是自我与身体分开的感觉,还必得做另外一件事:就是用一个小锤子,一边在你的身体上敲打,一边又在空中摆动,而且每一下都同步。这时候你就会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即觉得自己的身体悬浮在背后的虚空中,从空中俯瞰着过去的那个身体。

    当然,还可以把摄像机对着其他的东西,比如一个假人,一个布娃娃,甚至一个垃圾桶。实验证明,只要做同步的敲打,你甚至会把布娃娃当成自己,这时候如果突然用一个大铁锤对布娃娃猛击,你也会被吓一跳,发生心跳加速、出冷汗等反应,跟以为你自己就要被打的感觉没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实验有很多,但原理大同小异,都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某种“同步”,来诱导出这种虚拟身体的感觉。虽然距离揭示出自我意识的真相还很远,但至少走出了重要的一步路,由此我们现在知道了几件事:

    一、身体和自我并不一定同一,自我感就像其他的感觉一样,可以被诱导,甚至以很容易的方法就会导致严重的错觉。

    二、自我感似乎跟视觉与触觉的相互验证有关:单纯的同步敲打和看到对象都不足以引发自我感,只有当既看到物体被敲打,又在触觉上同步感到敲打的时候,才会觉得那个物体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于此相反的是,在癫痫病例中,负责各种感觉神经交汇的脑区发生了病变,这时候视觉和触觉失去了同步,病人就会感到自己游离于身体之外。

    三、我的一个猜想是,自我感并不神秘,它只是一种收敛形式的信息处理机制,把可以无穷发散的信息处理集中到一条轨道上,处理与物质身体最相关的问题,如果说意识是一个操作系统的话,那么它的核心进程就是自我感。这个核心一定是非常简单的,所以才会被极简单的手法所欺骗,无非就是:汇总当前的所有信息,不断提出“我是谁”的问题。所以,只要当前的信息似乎显示自我是个布娃娃,这个自我感就真的认为自己是个布娃娃,而完全不在乎这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下面我想做的事情,就是从哲学层面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反复提出一个问题,可以产生神秘的自我感呢?从物质到信息再到意识,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性质的跨越?Qualia这样的神奇性质,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明天中午的思想任务。

    先说几句闲话,人有意识,这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随着意识的出现,痛苦、压抑、烦躁、恐慌这些可怕的情绪也随之而生了。这些精神上的痛苦,较之肉体的痛苦,实际要更加严重。比如说死亡,大家都怕死,其实真的死也就是一刹那的事情,照大多数人的想法,死后就是什么都没有,那有什么好怕呢?实则我们怕的是关于死的意识,也就是关于死亡的各种期待、想象、预测、外推、分析、设计等等,忧虑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持续一生的时间,与其被自我意识无穷折磨,还不如干脆早点死掉痛快。这一定是许多忧郁症患者自杀前的想法。

    但是,从生物进化的长河来看,意识的出现,一定是一种必然的过程,甚至是整个进化的目的之一。为了达到这一伟大目标,所有的这些痛苦是值得的,哪怕作为一个个体,以痛苦去获得意识,也是值得的。为了说明意识的真正意义,我想写一些文章来说明它。

    究竟什么是意识呢?有什么方法可以正确的定义意识呢?我认为所谓意识,其实就是物质和信息的融合。在意识出现之前,物质和信息是完全分离的,关于一个东西的信息可以被抽象出来,储存在另外的地方。比如一棵树的数码照片,和实际的那棵树是两回事。但是,如果关于一个东西的信息就是这个东西本身,那么,意识就已经出现了。而做到这一点的方式,是一个不断的层次上升过程,有一点像一个理发店的螺旋标志。

    这个道理也就是东方哲学所谓的阴阳互生,心物不二。但我们仍然需要相当大的努力,才能把这一点说清。今天我们不妨先看几个例子,进一步说明意识的本质,好让诸位对我的意思有个大致的概念。

    先举一个很简单的,但却很深刻的例子,还是关于视觉的,我们真的见到我们见到的东西吗?比如,你眼前有部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我写的文章,可是,你现在真的看到了这些东西吗?

    Eye  tracking

    你眼前的景象,其实并不是你现在看到的内容,人的眼球是在不断的扫描眼前的景象,并仅仅提取相关的、或急需的信息,而其余的内容,虽然并没有从外部世界获取,但感觉上也并非一片空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盲点:闭上一个眼睛,事实上你的视觉有很大一块区域是空白的,但却一点感觉不到。很多魔术乃至街头骗术,就是根据对于视觉能力的过度自信设计出来的,甚至于把你面前的一个男人换成女人,你都发现不了。

    有一种说法是,大脑“填充”了这些内容,可是既然大脑并不知道这些区域的信息,又用什么东西来填充呢?仔细想想的话,你会发现,大脑并不需要“填充”什么空白,因为没有信息,我们并不会感到空白;反过来,如果往“空”里面乱填东西,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意识的解释》(此书很经典,作者丹尼特是意识领域的最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考给了贫僧甚至整个心理学界不少启发)中有一个例子,比如你走进了一间房间,墙壁上都贴满了邮票大小的玛丽莲梦露的像,如果把一张张像全部看一遍,那需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但其实你只要一两秒钟,就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虽然这时候你的眼睛只是对整个房间做了几次扫描。

    仔细想一下这件事,对于理解自我意识是很有启发的:你以为自己看到了整个房间,但其实你只看到了房间中的几个点,剩下的是一种“我想要看什么就可以随时看到什么”的感觉,信息其实是储存在外部世界中,而不是在你大脑中的。打个比方,意识跟有钱的感觉很像,盖有钱人并不一定说真的要不停的花钱,而只是一种“我想要买什么随时可以买什么”的感觉,他也许一辈子什么也没有买,花的钱比穷人更少,但是却不妨碍他具有这种“有钱感”。

    所以,与其说意识是世界的映像,不如说意识什么也不是,它更像某种特殊的空白,特殊之处是,我们可以随时让它显示我们想要的内容(你可以把它叫做自由感),意识的核心是这样的一种主动性。

    顺便说一句,有人问我佛教中的“空”,跟什么也没有的无,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区别之一,真正的空,是和自己成为一体的,所以虽然什么也没有,却不觉得缺少什么。同时,空也可以显示一切,却不觉得多出了什么,这是很奇妙的。

    今天中午,我们说下感质(Qualia)这个东西吧,所谓感质,就是红色之所以为红的那种真切实在的感觉。歌德说过一句有名的话“理论总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Theory is gray,Life is green)”,用在感质问题上再合适不过了。

    你看到的草莓也许是绿色的,可是我怎么知道呢?

    比如,我们都知道草莓是红色的,可是,也许你看到的红色恰恰就是我看到的绿色,所以,对你来说,草莓其实是绿色的;但是你小时候学习颜色的时候,老师是拿着一个草莓,告诉你,这种颜色叫做红色,那么你又会把感觉到的绿色叫做红色。于是从旁人看起来,你对颜色的感受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所以,即使我们一起生活了很久,我还是无法知道你内心深处的感觉,不知道你看到的草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感质,就是你内心感到的真实的感觉,而不是根据各种公式计算或者依照事实推理得到的结论。因为只要你仔细想想,就会逐渐认识到,一个描述,无论多么详尽,都不能变成真实感觉本身;同样的,真实感觉中间似乎总有一些东西,是超越任何描述和刻画的,所以也是科学研究所力不能及的,因为科学,至少人类现有的科学,只能研究可说的,可定义的东西,而无法研究不可说的事物。

    就好象当你牙痛的时候,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痛,可是这个痛感,究竟是从何而生呢?生物学会告诉你:的确你的神经末梢受到某种刺激,然后神经冲动不断的激活途径的神经元,到达大脑皮层。So what?我为什么会痛?当然科学家可以研究的更细,告诉你神经元由树突和轴突组成,告诉你神经元发射的具体过程,告诉你大脑皮层由六层组成,告诉你牙痛的时候具体哪几个脑区在活动,但是,就算你知道了每一个神经细胞的相互连接,所有脑细胞被激发的先后顺序,你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痛了吗?把分析不断的细化,最后必有一步,类似于『A细胞被激发』所以『你感到痛』。但既然A细胞激发是一个物质现象,你感到痛是一个精神现象,它们之间怎么会相互影响的?岂不是蒸沙成饭乎?下面被称为“于是,奇迹发生了”的漫画,很好地诠释了心理科学现在的囧境:从本质上看,我们根本不知道心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感质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直指人心,直接指向了用科学方法,主要也就是物理学的还原方法去研究人类心灵的这套做法(无论对错,这的确是一切现代学科的主要方法论)的根本问题:草莓为什么是红的?感到红的那个感觉,又究竟代表着什么样的过程和机制?这其实是哲学家的使命:给出一个自洽的,且能够得到科学实证检验的哲学假设。遗憾的是:现有的企图说明感质的哲学,都是用精神去诠释精神,因此都是在兜圈子,没有真正突破心物之间的鸿沟的。

    有一个思想实验:玛丽从小就被囚禁在一个只有黑白两色的房间里,通过一些黑白显示器了解世界和接受教育。她不是色盲,但却从来没有见过“色彩”,但玛丽是个出色的科学家,她了解关于色彩的一切,知道光的波长,知道人眼的感光细胞,知道视觉皮层的处理机制……等等,那么这个思想实验要探讨的问题是:当有一天,玛丽被从那个只有黑白两色的房间中释放出来,看到充满色彩的世界,她是否会感到奇怪?

    当然,这类实验已经引起无数讨论,一个人甚至可以通过这些讨论拿到博士,成为教授,然后再“指导”学生们继续在这样性质的问题中间钻来钻去,以此度过一生。但贫僧引这个例子,目的是想要提醒读者: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理解心和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能真正洞若观火地理解物质变化什么时候才会引起心灵感受。那么其实我们跟被关在黑屋子里的玛丽没有什么区别。

    同许多物理学家一样(例如费曼、薛定谔、彭罗斯),贫僧有一个信念,即生命和意识的奥秘,不可能通过经典物理学或康德形而上学式的思考来破解,而必须引入量子力学以及量子世界观(也即观察者理论),才可能得到理解。换句话说,如果你用常识来思考生命与意识的话,你必然就会陷入两个怪圈之中:

    怪圈一、死的东西和活的东西是根本不同的,我不能想象一堆没有生命的物质自己动弹起来。

    怪圈二、精神和物质是根本不同的,我不能想象从物质中间突然出现精神。

    问题是:事实上生命就是从物质中进化出来的,而精神也的确是从物质中间涌现出来的。如果连想象都无法想象,我们又怎么去着手研究这个问题呢?须知这个“蒸沙成饭”的问题,实则乃古典形而上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人类根据直觉感受,把时空、因果与先后、存在与变化,惟一性等等,都看作宇宙的一种根本性质,企图站在这些“先验前提”之上来构造宇宙观和生命观,而没有发现这些来自人类直觉的先验条件,本身就只是一种感觉,并非真理。所以,遇到不可克服的矛盾也无足为怪了。

    量子力学的世界观,是完全不同的一套理论。某种意义上说,量子哲学更要接近东方的,或说佛教的世界观:讲的是诸行无常(存在的本质是概率的)、诸法无我(观察导致存在,但找不到观察者),寂静涅磐(宇宙时空,从无开始,亦无结束,既无发生,也无消灭)。遗憾的是,贫僧在这两方面都是初学者,我了解的知识还非常少。但因为以上的哲学原因,我觉得深入学习这些知识,是很有意义的。写这些文章,目的一是在总结和分享;二是我认定,科学与佛教,如同心物,本来不二,都是研究宇宙的真理,两者可以相互参证。由此深入,是可以体会领悟生命与意识的奥秘的。所以,我有动力去研究。再说每天中午写些文章,提振精神,总比睡懒觉强不少。

    实际上,量子力学已经有了一个世纪的历史,可是直到今天,人们对于这套理论的哲学内涵,理解的并不多。我想这不仅仅因为量子力学在数学上深奥难懂,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恐惧,是因为量子力学暗示出了一些冰冷的宇宙真相,那些人类不敢去面对的,黑暗的真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史东:好像说到有图,结果没看到图。
        哈勃: @史东 确实配图更容易理解
        哈勃: @史东 图格式不对上传不了

      本文标题:即视感与精神分析的纠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gh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