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锦绣文字谈写作《终身写作》
创作过程的慢与细!(跟大咖学写作系列51—张勇)

创作过程的慢与细!(跟大咖学写作系列51—张勇)

作者: 梧叶儿 | 来源:发表于2019-10-12 07:19 被阅读0次

- 01 -

2015年最火的一部谍战剧毫无疑问非《伪装者》莫属。胡歌,靳东,刘敏涛,王凯等演员凭借之前的《琅琊榜》和这部几乎是原班人马打造的《伪装者》持续霸屏,两部剧均受到热捧与热议。最近,韩国电视台继续把《伪装者》引入当地,再一次引爆了话语电视的热潮。引进不久就成为韩网电视剧网络播放量最高的电视剧,超越同时期韩国本土的电视剧。以前我们总是追着韩剧看,现在国产剧也越来越强大走出国门,让外国观众沉迷不已了。

- 02 -

更有甚者,精于商业的韩国人又趁热打铁,开辟了伪装者旅游专线。大概的安排是先到胡歌在上海的餐厅和上海著名景点打卡,之后再到剧组拍摄的外景地参观游玩,整个路线游览完是4天时间。一部电视剧不仅让视频网站访问量剧增,还能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可见这部经典剧的魅力。

- 03 -

而一部好的剧集,导演,演员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在于精彩的原著。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聆听《伪装者》的原著加编剧张勇关于小说创作的心得。这位著名编剧的成功绝非偶然——16岁开始学习戏剧写作,26岁第一个剧本发表,36岁第一部戏曲被搬上舞台,46岁电视剧《伪装者》播出,编剧张勇用了30年的时间被大众熟知。近10年来,她创作的“谍战三部曲”《一触即发》《伪装者》《天衣无缝》先后被搬上电视荧幕,成了热播剧。

- 04 -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很多题材的电视剧(剧情)现在的人显然是没有经历过的,请问您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写出如此精彩的谍战剧本的?” 有为张勇的忠实读者对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张勇回答道:“写每一部作品前,首先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把资料做齐了再动笔!”

- 05 -

在她看来,前期案头工作的扎实程度最重要。比如一些知青题材的电视剧,人的经历是直接的,作者有一种痛,想要通过文字把它表现出来。而对于近些年火爆荧屏的宫廷戏和谍战剧,人的经历就是间接的。对于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我们只能通过历史资料、报纸等渠道间接地接触它。

- 06 -

创作前,张勇十分重视前期的案头工作,她将自己定义为类型性编剧,专门写“谍战”,因此她十分看重《申报》等历史资料。她建议,写作前要熟读相关方面的历史,选择你需要写的东西,做到查有实据,有据可依,不闹笑话。

- 07 -

对于在谍战剧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如何做到让人物和典型故事既具有历史的真实感,又能结合社会实际,让其具有现代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张勇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写谍战剧时,张勇选择将英雄人物进行平民化处理,在其背后注入情感和家庭因素。张勇认为,英雄也和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爱和情感,“把英雄写进我们平常人生活的这种状态中,包括他回家的状态、工作的状态等就够了”。

- 08 -

写《伪装者》时,张勇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文件和文献,将那个年代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都一一列在了纸上,并将其串联。此外,他还给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找了3个原型。其中一个原型是袁殊,他是历史上真实的五重间谍,怕观众看不懂,张勇就将此人物打薄成三重间谍。张勇说,《伪装者》中的所有故事都来自真实的历史。

- 09 -

又有读者问道:“您在日常创作的过程中如何体现慢和细呢?”张勇回答,从《一触即发》到《天衣无缝》,自己都会花大半年时间做故事,包括把所有历史的真实事件找到。然后,将这些故事的架构搭起来,给这些想象的人物穿衣吃饭,做好背景,再去写小说和剧本。她把写剧本称作养剧本,每养一个剧本都需要3年的时间。

- 10 -

具体的做法是,先把故事框架写在一张白纸上,把故事的桥段一一进行罗列,其中男一号是谁,男二号是谁;女一号是谁,女二号是谁,分别取好名字,甚至细化到他们的穿衣吃饭、生活习惯和教育程度,张勇都会将其化作背景,提前备好。“编剧可以将自己的价值观传达给观众,他的气节和精神是万古不灭,可以穿越古今,横跨时代。”张勇说,这是自己从小立志当编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 11 -

张勇表示,做编剧最重要的是呈现,你必须用文字去呈现他,“剧本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传奇性、反转性和征服性。传奇性的魅力在于好看,这是剧本的第一需要。反转性主要是意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在影视剧的创作中无处不在,特别是悬疑剧、刑侦剧和谍战剧,(剧中的人物)常常出现多重身份,多副面孔的情况。”

- 12 -

“好的电视剧,开场就抓人,好的小说,开篇就可以产生让人欲罢不能的追读性,作者的文字功底决定了其笔力。”至于笔力从何而来,张勇总结:一是阅读,要博览群书;二是勤奋,多写,多看,多学,多练;三是天赋,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天爷赏饭吃”。不过她强调,其中勤奋最为重要。

- 13 -

经历过反复投稿、反复被退稿的过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张勇觉得自己尽力了。“写作是我的爱好,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爱好即工作,通过30多年的努力我才走到今天,未来我还将继续的努力下去。”

让我们一起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敬请关注跟大咖学写作系列文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作过程的慢与细!(跟大咖学写作系列51—张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gz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