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闷热的午后,雷声伴着闪电,聚集着乌云。我拿着拖把,站在二楼的阳台,正在清理地面。
每一次洗拖把,抬头看着雨,雨帘就会靠近一些,如长了隐形的翅膀,速速向我飞来。
越来越靠近,乃至淹没所有山头,天地空蒙。
如此肆意狂欢之后,雨又开始渐行渐远,留下蒸腾的云在半山回望。
水形物语―雨化无形 水形物语―雨化无形 水形物语―雨化无形 水形物语―雨化无形 水形物语―雨化无形 水形物语―雨化无形 水形物语―雨化无形对,有闲情看雨来雨又走,看风起云涌。这就是远离尘嚣,隐秘乡间的幸福。
在这样的节奏里,我打开了《水形物语》,2017年的奥斯卡电影。也是上次回来,看了《三块广告牌》,留下深刻印象:真是好电影。
我喜欢的电影有三点:一是要有内容,丰厚的故事;二是立体的人物,丰满的个性;三是自然的情节,丰沛的生活气息。
拒绝刻板生硬,纸片人,简单粗暴。
《水形物语》一开始,就喜欢这种灰蓝调,这种节律精致的自我要求,尽管她是一个做卫生的普通工人。
没有事先看简介,看影评,喜欢一直有悬念的过程。
这样一个孤独,并不好看但会去自我欣赏的哑巴姑娘,简单的生活里有个插画的老邻居,一个黑人胖同事,在实验工厂里被人称作“傻子”的歧视里,做着各种值扫。
一个压力舱里的生物,吸引了她的注意,偷偷进去看这个生物,然后带鸡蛋给他吃,放音乐给他听,叫他哑语。用她自己的话说,在这个鱼人面前,她看到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是的,回应,看到了平等。
当听到要处死解剖这个鱼人的时候,她决定要带他离开。
她说服插画邻居的那一段,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表情,手势,身体表现自己为了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勇敢,果断,义无反顾,生死置外。
人的一生,有几次会这样去做争取?将就,妥协,和解……也许就是很多人的一生。
对,很惊险,但是她成功了。
和鱼人相爱的短暂时间,她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人归人,鱼是鱼,各有天地。她要放他走。
最后的码头,大雨。
鱼人中枪倒地,她也倒在血泊之中。故事如果这样就停止了,我也觉的很凄美。
毕竟是童话,鱼人一摸枪伤,伤口愈合,呵呵,这是个鱼神。抱着红衣的哑女跳入河中(本人觉的这一跳比较凡人,就是扑通下落。)拥吻哑女的时候,画面很美。如果就这样,我也觉的是一种结局。
还是童话,没有留遗憾,一声咳嗽,女孩呼吸来了,原来颈脖的三道痕,化成腮,河边捡来的哑女,或许就是鱼人的同类。
故事结果很完美。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很有故事,很有个性,有血有肉,自然刻画。每一帧图片都很丰富,都有伏笔,构图很美,颜色很妙。
保安对头的电棍,断指,衣服,妻儿,青色卡迪拉克,厕所片断;科学家的野外库房线人对接,剪影,暗语;插画师的猫,一冰箱的蛋糕,画鱼人的画,长出来的头发;胖黑同事的发型,颜色,喋喋不休;实验室的钢铁味道;公交车的贴脸,鸟型鞋刷,电影院的雨……
太多片断,独特的视角,新奇,深刻。
至于说暗黑童话,限制级,删与不删。
刚好和老人孩子一起看,删减版没有顾虑和尴尬。当然,情节隐喻就不是太清楚,跳跃性强了些。
既然是童话,就都谅解了。
就如午后的这场雨,来了,走了,留下观雨弥散的心情,就好;电影,开始了,结束了,留下跟随情节的紧张过的心情,就够了。
这样的心情,在乡间,远离碎碎叨叨的凡尘俗世,这样的时光,就很好。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284天,坚持锻炼274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