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穿上厚厚的棉裤,但外面的一身新衣服套上后,心里顿时美了起来。
今天是大年初二,要去姥姥家走亲戚。
不仅有好吃的,也有红包拿,简直太期待了。
妈妈早早地收拾好给姥姥带的礼物。
这一大篮子礼物可是妈妈对姥姥的爱啊。
麻花是妈妈用了好几天时间,从做面基到出油锅炸出来,经历了好几道工序,俨然是一项大工程。
炸麻花的这一天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是要在过完小年到除夕这几天时间里准备完毕。
这几天,可是妈妈最快活的时间。
要蒸馒头、煮肉、蒸包子,再就出油锅。
所谓出油锅就是炸麻花、“麻叶子”。
“麻叶子”上面是经过特殊工序加工过的面片,用擀面杖擀上一层芝麻,然后再下锅炸至金黄。
吃起来香脆可口。
炸麻花就比较复杂了。
早早的把面醒好,然后搓成线条状,再一圈圈地盘在油盆里。
显然,这个大工程是要团队来完成的。
妈妈会请来左邻右舍,大家团队合作,我的任务就是烧地锅,保证炉膛里的柴火旺盛。
只见妈妈用长长的竹筷撑起几圈面条,再不停地向外撑拽,直到面条细细地柔柔的,然后再轻巧地一拧,脱筷至油锅里,一股白气腾空而起,不一会,白嫩嫩地麻花浮出油面,很快又变成了诱人的金黄色。
这样,香酥的麻花便出锅了。
炸麻花也是过年最有趣的一个环节。
这也是送给姥姥最好的礼物,细细脆脆的麻花很容易折断,只有用竹篮子盛是最好用的。
这竹篮子又叫麻篮子,是用竹条编织的,是一个多功能,在农村非常流行的工具。
什么都可以装。
有时下地干活,都有人用它拎着小朋友下地。
妈妈拾上一大麻篮子麻花,两边塞进两包从集市上买回来的甜果子。
这甜果子也是有的一说的。
说是果子,但并不是水果。
算是一种糕点吧。
具体怎么做的,不太清楚,因为都是从市场上买回来的,也没见过制作过程。
原材料是用面、白糖等做成的。
然后用厚厚的牛皮纸包裹着,外面有一个四方的小红纸,上面印着福字,就像福娃的小肚兜,看着很是喜人。
这喜庆的果子可是走戚窜友的必备礼品。
镶嵌着两包果子的一大篮子麻花就是去姥姥家走亲戚的礼品了。
为什么喜欢去姥姥家呢?
姥姥家在县城,城里有很多好玩的,去姥姥家走亲戚也算是进城玩一趟了。
对于我来说,这是最大的吸引力。
去姥姥家那时要先骑车去镇上,然后再坐公交车去县城。
这一篮子麻花是最不容易带的,为了不把麻花碰碎,妈妈会把麻篮子系在自行车后坐的两旁。
我穿着新衣服坐在自行车的前杠上,妈妈带着我就去姥姥家走亲戚了。
爸爸在后面做好随行安全保障。
到了镇上,两边摆满了各种礼品,红红绿绿的,人来人往,一片热闹喜庆的气氛。
这时候,爸爸会联系上他镇上的朋友,放下自行车,带着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去县城。
乡镇的公交车里面只有几个座位,一般都是站着。
有的从家里逮着几只大公鸡,在车厢里扑腾扑腾的,红红的鸡冠,鲜丽的羽毛,特别的喜人。
我的注意力和妈妈一样,操心着给姥姥带的一篮子麻花别被挤碎了。
不过我更关注的是,马上到姥姥家了,姥姥住的是一个家属院,院里有很多的柏树的原木,那种流出很香的油脂。
我会和院里的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虽然我是从村里来,但是原野自然的熏陶让我身上有一股青藏少年般的无畏,有着雄鹰般的自由野放,玩起来也更奔放。
一个小时左右,就到汽车站了,去姥姥家还要坐一段人力三轮车。
大概需要两块钱。
在三轮车上,我开始对街边的各种风景充满好奇,和镇上不一样的地方是,感觉街上的人穿得更好看。
尤其是城里的姑娘打扮的很漂亮。
此处有一伏笔。后面揭晓。
到了姥姥家,熟悉的物资局家家属院。
姥姥家太热闹了。
姥姥、姥爷养活了八个子女,还有姥爷两个兄弟家的孩子,也在姥姥家上学。
还有姥爷老家的人进县城都会到姥姥家吃完午饭,来看看姥姥一家人。
姥姥家永远是人来人往。
姥姥总是那样热情。拿出最好的招待大家。
吃不穷,喝不穷
这在我姥姥家却是真真切切的得到验证。
只有我姥爷是物资局的会计。
一个人养活了一帮人。
门庭若市真的如此。
就连县城附近卖菜的逢三差五都会给姥姥家送季节的野菜,一个很善良勤奋的大姐,生来有点兔唇,不过她婚后生了一个很可爱的小宝宝,非常健康喜人。
姥姥一次去街上买菜,下大雨,姥姥看娘俩在街边卖菜,没带伞,心疼孩子别线淋感冒了,就随手把伞线了她娘俩。
对于姥姥说,这没什么,姥姥对谁都是一副自然的流露,什么也不放在心上,觉得很天然的一个举动。
而就是这样不起眼的善举,在一个纯朴的农家妈妈看来,却是非常感动。
从此,这位大姐每次进城卖菜都会给姥姥带点家里的菜或者家里的自产的鸡蛋啥的。
姥姥每次都会让她们在家吃完饭,并带点礼品回去。
有时,大姐说什么也不要,因为,每次姥姥都会给她们家里的礼品。
这些礼品大都是其他客人送来的,对于大姐来说,有点贵重,而姥姥只想把这份心意给这个善良的大姐一家。
到了姥姥家,姥爷总是会带着我去大街上逛一圈。
姥姥家的菜永远都是一大桌子。
客人总是“五湖四海”。
有姥爷的同事,有从老家来的,有舅舅的“酒肉朋友”等,反正大家在一起吃喝呗。
先是客人们喝酒。
其它不喝的会吃大锅菜。
这大锅菜是最有特色的,有点类似东北的铁锅乱炖。
有酥肉、木耳、香菇、鸡肉、海带、“华华菜”等,总之,这一大锅喷香无比。
客厅里的酒席吆五喝六。
喝多的客人看到我,会潜意识的给红包。
虽然妈妈说过很多次,不能要陌生人的红包,我也是说怎么也接。
但是喝开心的客人却是实打实地发红包啊,必须要。
反正每次不是裤子里塞,就是毛衣里塞。
各种塞。
塞的是豪气、是霸气、是过年的喜气。
姥爷每次在妈妈带我回家时,都笑着问我收获如何,然后在单独给我发个大红包。
姥姥也是趁其实小朋友不在时,另塞我一个大红包,还给我说,别给其它表弟、她的亲孙子说。
反正外甥比孙子还要亲,这是我的感受。哈哈。
我的三个舅舅、两个姨,背后又是一大家子。
妈妈从县城嫁到村里去,这充分说明我爹的魅力。
我爹作为一个村里人,娶到了县城里的白富美,这是我佩服我爹的地方。
反正,我爹就有这个霸气,我爹是村里的少有吃商品粮的,乡村老师,带编制的。
当时也是炙手可热。
哈哈。
就写到这里吧。
给姥姥磕头啦!祝愿姥姥长命百岁,健康开心。
我爱我的姥姥。
预告:明天写我的舅舅们!老有意思啦 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