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非常聪明,就是不听话,希望老师多管管”;也有很多老师跟家长交流时会说“孩子非常聪明,就是不踏实,希望家长多配合”。一来二往,家长和老师互相踢皮球,聪明的孩子终究不能取得好成绩。
读了刘热生老师的《学习的本质》一书,和《物理单科学习困难的初中女生大脑里究竟缺什么?》一文,对“学习”这件复杂事件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个老师,初步对“五维高效学习”——行为习惯、情绪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自我管理有了认知。只有这五个维度共同作用,良性发展,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在完成作业之前我在视频号搜索了“为什么聪明孩子取不得好成绩”关键词,找到了魏书生老师和李玫瑾教授的小视频,他们的解释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聪明的孩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们的神经关注的东西太多,也就是说孩子的情绪状态影响了注意力,导致他们的成绩并不能体现他们的聪明。
讲书人樊登在讲《论语》时,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回忆他小时候父亲平时从来都不欢迎亲戚朋友到家里做客,因为家里来人会打断他们学习的状态。显然,樊登父亲懂得学习必须的要素。
我有一个亲戚从小能歌善舞,后来在文化系统工作。她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担心孩子将来不会学习数学,因为她当年在数学方面就差强人意。而女儿喜欢跳舞,她却从来不鼓励,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对女儿有足够的影响。果然,孩子现在六年级一提起数学就跟烦躁。大人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惠孩子始终觉得自己不擅长学数学,因为妈妈就不擅长。
所以,再聪明的孩子也要在一种安全、平和、专注的情绪状态下开展学习。
刘热生老师在她的《物理单科学习困难的初中女生大脑里究竟缺什么?——知识结构分析技术应用研究一例》中,那个孩子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以看出那个孩子在学习行为习惯、自我管理和情绪状态上没有什么问题,唯独在学习物理电学这一块时遇到知识结构的问题,可以说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为她在学习其它科目时都表现出很聪明,唯独物理暴露出她在知识结构上的弱点,经过刘老师的点拨,几个轮回中辅导,孩子掌握了核心知识,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但在现实中,有很多这种聪明孩子遇不到对症下药的老师,只能一步步恶性循环下去,最后“泯然众人矣”。
所以,作为老师随时关注每一个知识板块中的核心知识孩子们是否掌握很关键。现在很多大城市出现了一种新型职业,就是陪读师。因为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庞杂,家长很难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而陪读师就是与孩子一起学习,随时掌握孩子在学习每门课程时遇到的不能被同化的阻碍,并帮助他们跨越过去。
在教育严重内卷的当下,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是老师和家长应该警惕的一件事。因为这些孩子容易形成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情绪状态影响学习;这些孩子容易偏科,如果没有高人指点,那就只能由千里马沦落为常马。
2024.02.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