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动动
今天是我和小伙伴们共读《红楼梦》的第一天,还是和先前一样,翻看第一回,困意就立马就来了。
看《红楼梦》比我看其他白话文书籍的速度要慢的多,这次我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说咬咬牙坚持看下去,发现好像没有那么难理解。
从前我一直没能把《红楼梦》看完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万事开头难,而曹雪芹也给《红楼梦》开了一个晦涩难懂的头。
估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无数次下定决心想要好好把红楼看完,结果每每翻开第一页纸,看着一行行文言文,顿时睡意来了,于是不得不放弃:或许是阅历还不足以看懂,下次再来吧。
好在开了一个红楼共读的群,仿佛找到了把这本书看下去的仪式感。
刚看第一章,和往常一样,依然觉得很难懂,但心想,不行,第一天我就要打退堂鼓吗?我可是坚持写随笔24天的人,不能退缩,何况我还要完成我的共读感悟呢。
于是我硬着头皮看了下去,虽然第一回基本上还是不太懂,只理解了个大概,但第二回好像慢慢好懂多了。
所以说万事开头难,跨过了开头,发现很多事情,似乎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难,而我们往往第一步就被唬回去了。
说下看了前两个回合的一点粗略的看法。
前面两个回合,书中对荣国府和宁国府的背景做了交代,比如林黛玉为何会是女子中难得的饱读诗书的那个人,原来是父亲林如海重男轻女,唯一的儿子早年就丧命,所以一直把黛玉当儿子在管教,像儿子一样教她读书。
这些似乎87版电视剧没有交代。
其次,在对话中对贾府的人物情况基本上做了交代,我在看剧版红楼梦的时候有点云里雾里,不看后面的情节都记不清谁是谁了。
比如这一段:
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
对书中的几个女性角色“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清晰的交代。
不得不说,曹雪芹的写法还是很精妙的,用对话的形式,不知不觉就道出了贾府各个人物的由来,悄悄的为之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就是有名的林黛玉进贾府了,看到这里印象便非常深刻了。
记得高中语文老师还专门就87版红楼梦为我们解读了这段情节。
尤其是王熙凤的出场: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虽然没看过原著,到这几句话却记得很清楚。这段的描述真的很细致,王熙凤的形象一下子就有了画面感了。
曹雪芹老人家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真的是细致入微了,比如后面贾宝玉的第一次出场: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除了人物形象的刻画之外,我对林黛玉的高情商也印象深刻。
当舅母邢夫人要留待遇吃晚饭的时候,黛玉非常精妙的拒绝了: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由此可见,黛玉非常聪慧得体,小小年纪,刚入贾府,其言行举止如此大家风范,待人处事已是相当成熟。除了天生聪颖外,还得益于良好的家教,家风底蕴。
今天暂时就这么多,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