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考完了了BEC商务英语,真的是心如死灰。终于发现比经济学老师更讨厌的老师了。难到爆炸难到发狂难到绝望。
不过挺佩服自己的,气头上还可以想着这个老师的优点:前段时间刚刚取得了台湾某知名大学的读博资格。所以,对他的印象,好坏参半,让我欢喜让我忧。
晚上回来的时候,心情真的很差。像考前开玩笑说的一样:轰轰烈烈地阵亡了。我狠狠地告诉自己以后再也不碰商务英语了。其实是自以为英语不错的自尊被狠狠地打击了,我发现了自己触及不到的高度。
回来的路上,想到了微博上看到的复旦姐妹花,脑海里浮现的是她们在去哈佛之前拿着kindle看着满屏的英文的照片。不禁感慨,真的很酷,很厉害。
再也不碰商务英语?不,不甘心,这样赌气一点也不酷。也许我可以买一本学习的书,慢慢地琢磨,我想,日积月累,一定会比现在好很多。
自己清楚自己,骨子里是个倔强的人。我们常常在羡慕着别人,大不了你几岁却比你高了好几个度。我们嘴上说着他们其实跟我们一样,我们努力了也可以,心里却把自己和他们间划了楚河汉界,并且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我和他们不是一类人,为自己的平凡找借口。
为什么我总是在羡慕者别人,为什么我不能成为那个很酷的人?记得高三那个暑假,突然跟朋友说起自己很恐慌。害怕鸡汤灌得太多而不付出实践,害怕再不努力就真的来不及,因为已经过了那个可以天马行空做梦的年纪。
但值得庆幸的是,酷的方式有很多种。生命赋予每个人独特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不必刻意活成任何人的样子。
很喜欢一句话:既然是我,那就应该不一样。一直以来,觉得自己过得默默无闻,淹没在人群中,就是那种平凡到底的女孩子。
也曾很羡慕那些有个性的女孩,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甚至有段时间,我在怀疑我的个性到底在哪里?直到现在,我好像还是没有想通。
了解自己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生活的摸索之中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慢慢的积累中找到方向。其实那些活的很出彩的女孩,都是个例,那是我觉得很酷的生活方式,可我不用活成她们那样,我有自己酷的样子。
只是心里有只不安分的小鹿,我想有出彩的样子,为什么我不可以?觉得自己一直以来被限定住了,仿佛心里有条线,告诉你你不能越界,可现在,我不想,我想要突破这个界限,我想要更广阔的视野,想发展更多的兴趣,,想找寻更多的可能性。
前段时间,我的小伙伴找我聊天,说她很难过,原因是她的初恋。说着,她讲到觉得自己的感情经历都可以写成一部小说了。我突然觉得她很像去年的自己。
生活是有阶段性的,那时候的自己好像也在理那些错综的情感,可能那种小说的感觉就是青春吧(这样说话莫名想笑……)。但我没有和她回忆青春,只是告诉她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等你上了大学,你会发现视野变得广阔,对待很多事情也有了不同角度的解读,心放宽了才过得开心。这,就是我认为的酷的样子。
只有当我们生活在在偌大的环境里,才会发现自己当初的一些烦恼苦闷微小的像颗浮沉,若一直没有办法突破内心的那条界线,就没法儿换个角度对待生活。
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分享给大家:“只有开阔的眼界和坚定的梦想才撑的起一颗强大的心”。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 “嘿,原来我可以这个样子,原来我可以这样生活~”
最后,愿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方式,你就是不一样,你就是很酷。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