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是一个有序的、长期的训练过程。这个训练过程是由平时一次次的训练构成的。一次次的训练扎扎实实,一次次的训练环环相扣,才能逐步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总目标及要求。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过程。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循序渐进。从低年级的写话入手,引导学生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逐步过渡到写成篇的作文。
1 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用写话作为作文的起步,体现了从说到写的规律,可以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快快乐乐的走上习作之路。低年级进行写话训练,要注意从三个方面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一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第二,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第三,切实抓好词和句的训练。任何文章都是由词和句组成的,只有把每句话写的清楚明白。整篇文章才能清楚明白,在构成表达能力的各项基本工作。语句通顺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功,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一定要在语句通顺上下功夫。
2 中年级继续引导学生布局形式的自由表达。新课标对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提到“能不拘形式、自由的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这就是说中年级的习作在写什么和怎么写方面都不加限制,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的写自己多彩的生活和丰富的想象,就会对习作保持浓厚的兴趣。
3 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在低、中年级练习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高年级学生要练习写成篇的作文。写成篇的作文是能够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叙述,要有一定的条理,所以高年级的习作要求要把“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写”和“要有一定的条理”作为训练重点。到了高年级就要适当讲究一点立意和布局,讲究一点对材料的裁剪。要引导学生在动笔前先想一想,这次作文主要想告诉别人一个什么意思,再根据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选择安排材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那么如何完成一次作文的教学过程呢?写文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提起笔写之前就已经花了一些功夫,包括思想、材料、语言等方面的准备。这些准备主要不是靠作文前临时抱佛脚,而是靠平时的积累。文章写完之后还要再检查一下,看自己要说的意思说清楚了没有,没有说清楚的地方要认真加以修改。还要注意及时总结自己作文的得失。作文教学前的准备设计,为一次作文教学确定训练的目标,“作前指导”“批改”“讲评”。都围绕着确定的目标进行,使训练目标得到具体落实。在“批改”“讲评”中,教师获得反馈信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语言表达实际,又为下次的作文教学做了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