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倾城

作者: 醉菰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22:28 被阅读291次
    一个人的倾城

    有人会觉得,张爱玲的文字就如同她的性格一般孤高和难以读懂。诚然,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她的确算不上是一个“接地气”的作家。就像在书的封面上著名作家叶兆言写的:“她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生重重的叹息。”

    张爱玲的一生,在常人眼里,都可以用凄惨二字形容。生于落寞贵族世家的她从小就在极其不和睦的家庭中,积累了不少的阴影。她的父亲张廷众是清末大臣张佩纶之子,母亲黄逸梵是李鸿章的外孙女。两人都诞生于清朝贵族世家,却在观念上截然不同。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比较欧化,可以说是是当时的先进女性。父亲张廷众则守旧,而且碌碌无为,抽大烟。这个所谓的贵族之家,再也无法延续往日的辉煌。1930年,在两人的离婚下,这个贵族世家分崩离析。而10岁的张爱玲不仅经历了这一切,还遭受到这个家对女性的歧视,以及本不该她这个年纪该承受的身体与精神上的暴力。

    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个年轻的少女与家庭的矛盾日益增长。她对这个家彻底失望了,然而她却无法逃离这一切,她被囚禁了。

    张爱玲的小说中许多人物的原型,以及故事的情节就是以自身的实际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当我看到这段囚禁的历史,我不由得想起了《半生缘》中,曼桢被曼璐囚禁的那个片段,不禁感叹:

    那些被历史所铭记的人们,他们表面有着常人所无法触及的辉煌和成就,但实际上,他们却不能像普通人一样体会我们时刻能体会到的人间温暖。也许上帝是公平的,一个生活在温柔摇篮中的张爱玲,即使拥有极高的天赋,是否又能写出那样的文字呢?

    1939年,张爱玲考入了港大,然而由于战乱,并没有能完成学业。从那开始,她正式开始了她的漂泊,甚至是流亡之旅。香港,上海,美国,不停地辗转。从她的个人经历来看,我似乎更能理解她的文字得以成为当时文学界一股清流的原因。从小厌倦了争吵、斗争,早熟的张爱玲性格就是娴静,不易接近的。在战争期间,她更多的是对此的厌倦,她对政治不感兴趣。就像她晚年,害怕别人找到她的住所,拒绝采访,只是想在那一片狭小的天空静静享受属于她自己的一瞬间。

    我想,当时的那些舆论对于她来说是残忍的。黑暗的家庭对于她的伤害,生活上的拮据,全身心投入一段恋爱却最后因为大众的眼光不得不离开祖国,这样的经历算得上是残忍的。而张爱玲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在当时的时局下,出现了这样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和一批又一批新的读者最终还是认可了她。

    张爱玲,名字是Eileen的英译,她很小的时候改了自己原本“张煐”的名字。就像她在过完这一生,将自己洒向大海一样,对于每一个爱自由、爱自己的年轻人来说,都会对这样的一位女子心生敬意。这也是文字之外,一个作家的人格魅力。

    对于张爱玲的一生,我们时常会哀叹,会惋惜,而她带给我们的另一个世界,却会永远存在下去。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能有这样不带焦火气味的一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的倾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hw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