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月儿:“为什么路边的树那么美?小时候我怎么没发现?”
月儿回答:“小时候,你的兴趣点不在这上面,只想着如何能吃饱不饿。”
我:“小时候一样有秋天,一样有落叶,为什么没有觉得秋天很美,落叶很美?”
月儿说:“那是因为你看到的仅仅只是树叶,黄了,落了,厚厚地铺在地上,枯萎,腐烂。不像现在看到的秋天,觉得美。
因为,你早已把自己融进了秋天里,心中有了秋天的色彩,一切的一切都被染上色彩,甚至是你的思想还有境界。”
兴趣点不同,看到的当然不一样。
每个时期,每个人的兴趣点都会不同,受年龄,时间、环境、修养、心境,等等诸多因素影响。
孩子的思想简单,看什么是什么,美就是美,丑就是丑,在孩子的眼里,吃饱玩好才是第一位的。
月儿沉思片刻说:“小时候家里穷,一天能吃上三顿饭都算小康了,一般农闲时家里晚上都不做饭,夜间时常会被饿醒。
我小时候六七岁就会煮饭,大人在地里干活,中午饭都是我做,我家在全村还算比较富裕的,父母很勤劳,家里劳动力多,每天中午做饭时自己都会和一团面,贴在饭锅沿上,也就是现在人说的锅贴馍,在大人们回来之前把馍吃掉。
一天大哥发现锅沿上总有一块印迹,就说总见到贴馍印子,没见到过馍。我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母亲早就发现了,只是没说罢了。你要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你眼里还有树木和落叶的美吗?”
听了月儿的话,觉得确实是这样。
童年的兴趣点在吃喝玩上,青年时,兴趣点都被读书考试占有;工作了,兴趣点受工作的性质,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经济收入影响又有所转移。
一个整天忙着挣钱,买房买车,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是没有心思去看路边的风景,也无暇顾及秋天的树木落叶是如何美丽。
只有走过风风雨雨的人,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的人,才会坦然面对现实,静下心来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要不然总能看到广场上舞动的大妈,镜头里的中国大妈各种范,一片落叶,一颗花草,一片枯草在她们眼里都是美的。
人生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我快要到退休年龄时,体会的最深刻,以前听到这句话都是似懂非懂,只有经历过才真正懂得。
把人生比作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五十岁以后正是秋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色彩最炫的季节,一山一水,一花一木无不披上斑斓的色彩,天更蓝更高远,金黄色,火红色,赭石色,紫酱红,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色彩不约而同地泼洒在秋天的画布上,无限神奇的美统统在眼前绽放,才会让我看到落叶,树木,枯草的美。
早上走在晨露覆盖的厚厚的落叶上,没有过多响声,安静美好,傍晚,迎着夕阳的余晖走在层层叠叠的落叶中,听落叶发出破碎的声音,似乎踩在心坎上,听到心碎的声音,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的心竟柔软到不忍踏碎一片落叶。
夕阳中,走过满是落叶山脚下,望着那些背靠大树,姿态万千少女,在夕阳的余晖里发出耀眼的光芒,会情不自禁地按下快门。不知是树木落叶衬托出她的美,还是她衬托出树木落叶的美。
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秋色里,才能彼此衬托出各自的美!
我望着路边快速闪过的树木,飘飘洒洒的落叶,灰暗的迷蒙的树木,在湛蓝高远的天空中形成美丽的剪影,仿佛在欣赏一副色彩缤纷的秋色图,如此美好!
此时,月儿的兴趣点只在方向盘上,而我的兴趣点却在移动的秋色里。
兴趣点不同,看到的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