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概括性表达。理论主要阐述了: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一个人和他最重要的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为一种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的形成。一个人的性格在6岁之前定型,而3岁前的阶段尤为重要。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但是在新的关系中,对方也想重复他内在的关系模式,于是两个人在关系中持续的较量,新的关系就被提供了变化的可能性。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如果对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动力特别清晰,并且通过长期的被分析而充分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被改变了。
把这个客体关系理论运用在生活当中,你可以观察,某个人在一段关系的当下反映出的关系模式,反映了对方内心的关系模式,也就是反映了他在童年时和父母等养育者关系模式,因此造就了他的性格。
一旦透过表面的言行,看出其中的奥妙,那么就能在人际关系中练就一副火眼金睛。
在不同的关系中,生出多一份理解,并且做到不与人性较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