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一点理财知识今日看点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年入12万的“高”收入者?捂紧钱包的我们到底在担忧什么?

年入12万的“高”收入者?捂紧钱包的我们到底在担忧什么?

作者: 慕容随风 | 来源:发表于2016-10-26 17:09 被阅读640次

文/慕容随风

图/来自网络

最近,我们的新闻被一个数字引爆了,这个数字就是12万,相信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12万是个什么鬼?一则“个税改革再度成重磅热点年收入12万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的新闻刷屏了朋友圈,引发民众热议。很快,就有媒体站出来辟谣,国家完全没有将12万年收入与高收入者划上等号,因此引发的任何恐慌也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说到这,笔者想起一句话在美国非常流行的话,这就是:人的生命里只有两件事情是确定的:死亡和税收。其实,税收无论是谁都是无法避免的,更何况制度层面的改变与出台都是要经过非常严密的调查、研究、听证的,因此无需也更没必要去纠结。

但是,由年入12万的“高”收入者引发全民热议的事情,却在揭示一个事实,我们所有人对于生活的担忧,我们到底在恐慌什么?

一、你被高收入了吗?

其实,年入12万到底是高还是不高呢?这个问题笔者也无法回答,因为在很大程度上高与不高不是由12万这个数字来决定的,而是由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所决定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他的年收入是12万,也就是约等于每个月有一万左右的月收入,根据新闻来说,这个应该是税前收入,那么其扣除五险一金的实际拿到手的收入大概是七千元左右。那么我们就要比较的是到底一个人拿这七千元钱会过什么样的一个生活,假设他是生活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那么无疑这个收入可能远谈不上高收入,因为一线城市你要有比较高的不动产支出,无论是租还是买这笔支出算是雷打不动的。除此之外,大城市生活开车成为了常态养车的成本又必须要加入进去,再加上大城市本就高昂的物价水平,也许吃顿简单的午饭都要三四十元,跟朋友出去搓一顿就要好几百,这样的开销背景下,也许这个七千元的月收入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温饱而已。那我们换个思路来说,假设这个人生活在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现在中国的小城市不动产单价都不足万元,基本上不动产的支出不会超过一两千元,再加上小城市本就不高的生活成本,一个月收入七千元的人,在小城市可能就会生活的比较惬意了。

从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同样的收入水平在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生活绝对是不一样的,在一线城市可能勉强到温饱,在三四线城市可能就已经达到小康甚至小康以上的水平了。所以,高收入人群这个概念其实是一种类似伪命题的东西,在不同的环境下,高收入的标准与概念绝对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概念区分下,是不是高收入人群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有一杆秤的,生活质量如何,可谓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二、我们到底在担忧什么?

当被高收入话题引发疯狂争议的时候,似乎所有人都在担心,担心我们的负担是不是更重了?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而这些担心的根源则在于,虽然经济很发达,虽然大家的收入水平都在提高,但是我们的焦虑却没有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减少。很多人陷入了一种“苦苦挣扎的现在,无法面对的将来”的困局当中。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往往是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挣扎的。

在学校的时候愁学习,为的是考上名牌大学,从而鲤鱼跳龙门。因此,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盛况,大量的学生每天熬夜苦读,挑灯夜战,十几年寒窗下来付出了大量的成本、时间和精力,最终考上了一所学校,无论这个学校如何,大学成为了很多人的第一个坎。

在大学的时候愁工作,考上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非也,一年比一年更难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告诉了我们只有更难,没有最难,所以大多数人最多也就是大一大二还有点幸福时光,之后就是找实习、提绩点、考研、出国、找工作,无论哪个都不容易,甚至相当困难,所以更愁。但是,这种担忧暂时还不涉及经济层面。

工作之后愁结婚,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这里开始中国人的经济焦虑开始变得更重,爱情可以有爱饮水饱,但是婚姻必须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每个人都开始了在工作中的攒钱之旅,无论是为了不动产的奋斗,还是为了聘礼的拼搏,没能存个几十万结婚恐怕都是个困难事。

结婚之后愁孩子,结婚之后也许当什么都基本上稳定下来的之后,小宝宝落地也就基本上是个大概率事件了,而小宝宝更是一个无底洞,奶粉、纸尿布、玩具、教育等等每个都要花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家需要绷起神经进一步努力赚钱,为的就是补上孩子这个用钱大户。再加上二胎政策,让本就不轻松的父母,如果还有个二娃的话,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中年之后愁亲人,经过了这一切人到中年,是不是会好点了呢?其实并没有,人到中年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但是每个人的生活并没有变得轻松,由于中国的婴儿潮以及之后的人口生育下降,中年人无疑要负担很大的养老成本,甚至有人测算过,一个中年的夫妇可能要赡养4个甚至是8个家中的老人,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拼命赚钱,不敢生病几乎成了常态。

老年之后愁后辈,那老年人轻松了吗?也没有,老年人虽然工作压力减少了,但是生活的压力并没有降低,带自己的孙辈已经成为中国老年人的正常工作,这种工作也许比上班都不轻松。

从上面我们看到,无论是青年、成家、中年、老年都不轻松,大家都有着极大的生活压力,因此,年收入12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担心这种界定之后对自己本就艰难的生活负担进一步加重。

大量的中国人就像一种美国的动物——花栗鼠,每年秋天花栗鼠们都开始疯狂的行动起来,他们忙活一个秋季疯狂的在给自己储备折口粮,积累着坚果,让自己能够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季,中国人也是如此,像花栗鼠一样拼命的工作,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应对未知的恐惧,由于我们知道未来我们没有办法指望任何人,只能指望自己,所以我们开始了疯狂的搜集之旅,积累金钱、积累人脉、积累各式各样的财富,为的就是我们可以有那么一点点的安全感。

但是正如花栗鼠一样,我们积累了东西但是并不能真正降低我们的不安,真正缓解我们的焦虑,我们也许并不是贪婪,而是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迫使我们一步步的向前,整个人就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只能向前无法停止下来。

因此,年入12万真的不是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根源是我们必须捂紧钱包,因为如果不这么做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缺失的不是金钱,而是安全。

(本文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和本号联系)

相关文章

  • 年入12万的“高”收入者?捂紧钱包的我们到底在担忧什么?

    文/慕容随风 图/来自网络 最近,我们的新闻被一个数字引爆了,这个数字就是12万,相信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12万是...

  • 亲,捂紧你的钱包

    一大早,我就赚了50元,想想真是无比地激动啊!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宇宙无敌超级忠实脑残粉,站在我身边,二话不说“啪...

  • 把你的钱包捂紧

    作者:大鹏展翅 在城市热恋的舞台上,来了这样一个小伙,长得朴实。他说,由于母亲有病,家里非常困难。他的母亲是聋哑人...

  • 捂紧钱包守则……车鉴

    《捂紧钱包守则(共10条)》 1.按时回家吃饭 (排骨不要天天见) 2.启用月票少开车 (现在公交也有空调和暖气)...

  • 退休了,请捂紧你的钱包

    毛哥来家里玩,我泡了一壶陈年的普洱茶,和他坐在阳台上,一边品茶,一边聊天。 毛哥退休后就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嫂子...

  • 捂紧自己的钱包,别冲动消费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社会上除了不发分子越来越来,就连开店的商人和销售员也是道德沦丧,为了赚钱,不惜耍进任何手段来榨干...

  • 突然懂她的表现

    网上也好,网下也罢,捂紧的面具身边一群捂紧面具的人,表演拙劣自行入戏,以前是入戏之人,现在在边上看戏就好。 没准跟...

  • 捂紧钱包,剁什么手,花什么钱, 看完再决定!

    真正的“会过日子”,是每一分钱都能冲着更好生活的价值上去体现的,花的不是钱,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格局! 双十一到了,...

  • 小红书、抖音上KOL和KOC,究竟谁更好使?

    广告主捂紧钱包,左右观望KOL与KOC。 2019年对营销行业来讲,被认为是告别的一年。这一年,“4A已死”,“K...

  • 2018-12-10

    双十一的余热还在,双十二再度来袭。除了捂不紧钱包之外,开始考虑为什么喜欢买买买。 我相信很多人一开始淘宝是因为淘宝...

网友评论

  • 枫之可可:因为国家福利,养老机制让我们没有安全感

本文标题:年入12万的“高”收入者?捂紧钱包的我们到底在担忧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tjuttx.html